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效果研究 [复制链接]

1#

任小春甘伟江晓波任小松唐荣英余慧涵张中华

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为研究饲用苎麻和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的效果,将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结果表明:FS28、FS37与FS46处理组青贮感官评价为1级优等;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饲用苎麻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粗蛋白、钙、pH值呈上升趋势,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呈下降趋势;FS28处理组青贮料乳酸菌数最高,FS28、FS37和FS46处理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FS73、FS82和F处理组(P0.05);FS37处理组青贮料的霉菌数最低。综合分析,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适宜比例为2∶8可获得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

关键词:饲用苎麻;甜高粱;混合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微生物

StudyonSilageQualityofForageRamieandSweetSorghumwithDifferentRatios

RenXiaochunGanWeiJiangXiaoboRenXiaosongTangRongyingYuHuihanZhangZhonghua

Dazhou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

Abstract:ToexplorethesilagequalityofforageramieandsweetSorghumwithdifferentratios,forageramieweremixedwithsweetSorghumattheweightratioof0∶(S),20∶80(FS28),30∶70(FS37),40∶60(FS46),60∶40(FS64),70∶30(FS73),80∶20(FS82),∶0(F).Eachtreatmentwassetatthreerepea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sensoryevaluationsofFS28,FS37andFS46wererankedgrade1andexcellentlevel.Withtheincreaseoftheshareofforageramieinmixedsilage,thecrudeprotein,calciumandpHwereincreased,whilethecrudefibre,aciddetergentfiberandneutraldetergentfiberweredecreased.ThenumberoflacticacidbacteriawasthehighestinFS28group.ThenumberoflacticacidbacteriaofFS28,FS37andFS46group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FS73,FS82andFgroups(P0.05).Thenumberofmoldwasthelowest.Inconclusion,thesilageofforageramieandsweetSorghummixedataratioof20∶80wastheoptimalproportion.

Keyword:forageramie;sweetSorghum;mixedsilage;sensoryevaluation;nutrient;microorganism

近年来随着我国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积极探索优质饲草青贮加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饲用苎麻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1],其嫩茎叶富含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可防治牲畜的多种疾病和维生素缺乏症,同时饲用苎麻具有生物产量高、分蘖能力强、耐刈割性强、生态适应性广及适口性好等特点,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3]。甜高粱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生长速度快、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等优点[4,5],既可作牧草放牧,又可青饲、青贮加工或制作干草,是推进畜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饲草作物。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甜高粱和饲用苎麻仍有较强适应性,但两者茎秆含水量高,不易制作干草。青贮是保存甜高粱和饲用苎麻营养物质的最佳方式。饲用苎麻因其自身高纤维、高蛋白、含糖量低及缓冲度高等问题,不易单独青贮[6],为获得较好的青贮质量,可将饲用苎麻和一些含糖量高的禾本科饲草作物混合青贮。将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青贮,不仅可以弥补饲用苎麻单独青贮不易成功的不足,还可以缓解南方冬季牧草资源缺乏问题。因此,本试验以饲用苎麻和甜高粱为原料,进行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效果研究,以期为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青贮制作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及试验地

饲用苎麻品种为川饲苎1号,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饲料专用苎麻品种。甜高粱品种为大力士。试验地位于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柳家坝基地。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按照饲用苎麻:甜高粱=0∶(S)、20∶80(FS28)、30∶70(FS37)、40∶60(FS46)、60∶40(FS64)、70∶30(FS73)、80∶20(FS82)、∶0(F)的鲜重比进行混合青贮,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1.3青贮制备

甜高粱在成熟期刈割,同时收割鲜饲用苎麻(株高约1.5m)。采用粉碎机切短成2~3cm,通过晾晒控制水分在70%以内。按试验设计比例将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均匀,人工填实装入青贮袋中,室温条件下避光发酵60d。

1.4检测指标及方法

1.4.1青贮感官评价

在青贮第60d时采用德国农业协会(DLG)青贮感官评分标准及等级进行感官评价,根据气味、结构、颜色进行评分,满分为20分,16~20为1级优良,10~15为2级尚好,5~9为3级中等,0~4为4级腐败[7]。

1.4.2营养成分测定

干物质(DM)参照GB/T-方法测定,粗脂肪(EE)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粗纤维(CF)参照GB/T-,粗蛋白(CP)参照GB/T-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参照GB/T-测定,酸性洗涤纤维(ADF)参照NY/T-测定,钙参照GB/T-测定,磷参照NY/T-测定,氨态氮参照DB15/T-测定。

1.4.3pH值测定

每个处理称取青贮样品20g,加入mL无菌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浸泡,静置24h后经四层纱布过滤,滤液使用酸度计测定pH。

1.4.4微生物含量测定

乳酸菌参照GB.35-方法测定,霉菌参照GB/T-测定,酵母菌参照GB/T.15-方法测定。

1.5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Excel统计软件初步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混合青贮感官评价

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见表1。由表1可知,FS28、FS37与FS46处理组青贮颜色为淡黄色,茎叶结构保存良好,有芳香味,青贮效果优良,为1级优等;S处理组青贮颜色为淡黄色,无丁酸臭味,有较强的酸味,芳香味弱,结构保存良好,为2级尚好;FS64与FS73处理组青贮颜色为淡黄色,丁酸臭味重,酸味不明显,为3级中等;FS82与F组青贮颜色为墨绿色,茎叶结构有损坏,无酸味,氨味重,为3级中等。

表1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饲料感官评价

2.2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分析

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营养成分见表2。由表2可知,随着饲用苎麻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粗蛋白和钙呈上升趋势,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呈下降趋势。S、FS46和FS73处理组干物质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组(P0.05)。f处理组粗蛋白和粗脂肪明显高于其他7个处理组(p0.05)。span=""

表2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比例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DM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3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pH值、氨态氮检测结果

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pH值、铵态氮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饲用苎麻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pH值呈增加趋势。F28处理组pH值小于4.1,混合比例高于4∶6的青贮料pH值均高于5.0。除FS73和FS82处理组外,其余6个处理组青贮料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span=""

表3甜高粱与饲用苎麻混合青贮的pH值、铵态氮检测结果g/kg

注: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4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微生物检测结果

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青贮微生物检测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FS28处理组青贮料乳酸菌数最高,S、FS28、FS37、和SF46处理组之间乳酸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FS73、FS82和F处理组(P0.05);随着饲用苎麻比例的增加,除fs46处理组外,青贮料的酵母菌数呈上升趋势;fs82处理组青贮料的霉菌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7个处理组(p0.05),fs37处理组青贮料的霉菌数最低。span=""

表4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青贮的微生物检测结果CFU/gFM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FM(freshmatter)为鲜重。

3讨论

感官评价是鉴定青贮饲料质量的基础指标。青贮品质好的青贮饲料芳香味浓,茎叶结构保持良好,色泽接近原料颜色。混配组合可显著影响青贮效果。陈继康等[8]对苎麻与水稻/玉米秸秆进行混合青贮,发现苎麻单一青贮气味质地较差,青贮品质低于混合青贮。此外,有研究发现苎麻和干稻草适宜比例为9∶1~8∶2[9],苎麻和象草适宜比例为2∶8[10],鲜饲用苎麻与饲用玉米适宜比例为2∶8~4∶6[11]等,混合青贮可有效改善混合原料的青贮特性,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本试验中,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比例在2∶8、3∶7和4∶6时,青贮料感官评价为1级优等,青贮效果均优于甜高粱和饲用苎麻单独青贮。

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也是判定青贮品质的重要方法。陈功轩等[9]研究发现饲用苎麻与稻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常规营养成分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发现,甜高粱单独青贮的青贮品质低,添加饲用苎麻可以增加青贮料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这与徐兰娇等[10]将苎麻与象草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呈下降趋势的研究结果相似。

pH值是反映青贮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比例2∶8时,青贮料pH值低于4.1,达到优质青贮标准,而混合比例为3∶7和4∶6时,青贮饲料品质一般。随着饲用苎麻比例增加,青贮料pH值呈上升趋势,并且混合比例高于4∶6后青贮料pH值均高于5,青贮饲料品质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饲用苎麻比例增加,青贮料乳酸菌等青贮有益菌减少,酵母菌和霉菌等不利青贮发酵的有害微生物增多,且饲用苎麻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较低[12],导致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等微生物可利用的可溶性糖减少,影响青贮发酵,从而使得青贮料pH值升高。在青贮制作过程中,可通过添加青贮添加剂,调控青贮发酵过程,更有效保存青贮原料营养物质。陈鑫珠等[13]以糖蜜为添加剂研究苎麻和杂交狼尾草单独和混合青贮效果,结果发现添加糖蜜显著降低青贮料的pH值。王满生等[14]通过将苎麻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前经机械揉丝预处理比普通铡切处理能降低青贮料的pH值,获得高品质青贮饲料,且混合比例不宜高于6∶4。因此,也可进一步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或不同青贮添加剂对饲用苎麻和甜高粱混合青贮效果的影响。

4结论

饲用苎麻与甜高粱不同的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本试验条件下,饲用苎麻与甜高粱混合比例为2∶8时可获得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

参考文献

[1]喻春明,王延周,郭云玲,等.饲用苎麻收割高度对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麻业,,(04):31-33.

[2]喻春明.苎麻多功能深度开发利用系列报道之二:苎麻作为牲畜饲料的利用价值及潜力[J].中国麻业科学,,():23-26.

[3]魏金涛,严念东,杨雪海,等.苎麻及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S1):22-25.

[4]肖丹,张苏江,陈立强,等.甜高粱饲料在南疆粗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前景分析[J].草食家畜,,():32-37.

[5]QuH,LiuXB,DongCF,etal.FieldperformanceandnutritivevalueofsweetSorghumineasternChina[J].FieldCropsResearch,,()4-88.

[6]李文杨,陈鑫珠,刘远,等.不同添加剂对苎麻青贮品质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56-59.

[7]玉柱.饲草青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陈继康,董国云,喻春明,等.苎麻与水稻/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用价值评价[J].草业科学,,37(3):-.

[9]陈功轩,向海,郑霞,等.饲用苎麻与稻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品质及饲用价值评价[J].中国饲料,,(05)5-88.

[10]许兰娇,赵二龙,柏峻,等.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

[11]郑霞,侯振平,戴求仲,等.饲用苎麻与饲用玉米不同比例混合青贮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35(33):-.

[12]魏金涛,杨雪海,严念东,等.苎麻营养成分分析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

[13]陈鑫珠,高承芳,张晓佩,等.糖蜜对不同比例苎麻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

[14]王满生,杨晶,王延周,等.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的酸度分析[J].中国饲料,,()1-85.

摘自任小春等.草学,(2):51-54,6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