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1115213695112&wfr=spider&for=pc在湖南人的味觉里,
辣被放在当头,酸已渗入骨子里,
苦只稍作调剂,甜呢?
在湖南人的餐桌上,
何种甘甜之物可独占一席之地?
是糖油粑粑、紫苏姜糖、甜酒汤圆
这些甜味的小吃,
是龙须酥糖、冬瓜糖、牛皮糖
这样的农家的各式熬糖,
亦是黔阳冰糖橙、雪峰蜜桔如此甘甜的水果……
长沙特色小吃,糖油粑粑。▼
大自然的“甜”
茶花里的蜜糖,量大集中。
秋天茶花开时,满山的洁白,而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并不是产蜜的最佳时段,一定要等花意阑珊,将谢未谢之时,花蜜才是最多的。
吸管现取现用,扯一根蕨把芯抽出来就行了,把它插进花心,用力一吸,那滴硕大的蜜糖就乖乖地进了嘴里,一种满足感瞬间流遍全身。
茶花里的蜜糖,量大集中。图/网络▼
松针上的糖是种奇怪的糖。晚稻成熟前后,马尾松上总是挂着一些亮晶晶的东西,老远就可以闻到那种松汁和糖混杂的甜味。那糖是固体状的,白色湿润,一团团的凝结在松针上。
松针糖的吃法随心所欲,有的人小心地摘,一把一把搜集到一起,有的人干脆直接用嘴,连糖带松针一起塞到口里,吃完糖再把松针吐出来。和茶花里的糖比起来,这种糖更甜,更有嚼头。
松针。▼
有一种茅草的根,学名叫毛茛,也是来自大自然的甜味,雪白半透明,糖分很高,挖出来洗干净,可以直接扔到嘴里嚼。
还有芦秫这种甜高粱,在南方像吃甘蔗一样吃它的杆子,满嘴都是甜味。
湖南零星的柿子树,果实在成熟后被制成柿饼,放在米缸里贮存,一层白霜。是我们童年里最温暖的甜。
辰溪农家柿饼。▼
湖南的甜,大部分来自于大米
对于“甜”,众所周知是从各种各样的糖里得来的。
“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属性”——糖的甜味在五味里可说是味道的圆润之师,任何的味道和糖结合,都会变得厚实起来。
打糖人王积新开始费力地拉糖,深红色糖胶顺着手指间滑出,似水非水,最后被拉成白色。图/蒋丽梅▼
对湖南而言,由于不盛产蔗糖和甜菜,人们为了吃到甜食,转而开始寻找别的糖源。这里盛产的大米,因而成为最佳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湖南人的甜味享受,曾一度是由米糖带来的。无论是揪揪糖、切糖、糖坨,还是搅搅糖,都是由米发酵而来,它们堪称米的另一种造化。
辰溪县石碧乡岩地村,有百年做麦芽糖历史。图/卢七星▼
米糖,顾名思义,是由大米而来的糖。这是一种以糯米、麦芽发酵后蒸制锤炼而成,其性粘软,其味甘酸。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也叫饴糖、胶糖、饧糖,是由糯米、粳米、麦面、粟或玉米等经过蒸煮、发醇,加入麦芽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有软、硬二种,入药以软饴糖为主。
打白糖。▼
因其板结成块,卖出时要用铁制器具敲打成一小块一小块,所以,也叫“打白糖”,有的地方也称“米糖”。米糖口味纯正,甜而不腻,含在口里,不消用齿咀嚼,稍许便会渐渐融化开来,直至无渣无沫,满口只有米糖的清香。
米糖中最为纯粹的,当数姜糖
在石门县白云乡的打糖人看来,姜糖属于成本较高的糖类,因为出锅糖胶温度要达到摄氏度,其糖分纯度达到98%,是所有米糖中纯度最高的。
姜糖。图/网络▼
这种糖现今在湘西各地已多见,尤其是在凤凰古城,姜糖店多是前店后坊,坊里,在糖稀中加入姜,慢慢地熬,四溢的香味撩人驻足;店外,只见姜糖师傅两脚开立,双手拉住一端上下甩动,动作娴熟,将一坨已经制熟的黏黏的姜糖拉长成圈,挂在门口的钩上,再拉住另一头,像拉面般扯出了1米多长的糖块,编个8字弯,再挂在钩上,再拉,又挂在钩上,如此反复拉扯,直拉得“糖团”像面团般地沿着拉的纵向有了晶亮的纵纹。
凤凰姜糖制作人。图/网络▼
阳光下,只见白影晃动,白色的糖团甩出一道道弧线,越拉越长,姜糖也越来越硬,最后师傅将一端挂到钩上,姜糖也就扯完了,再冷却,就成了又硬又脆的姜糖……
农家的各式熬糖,是乡下孩子们的奢侈甜品
石门农家熬糖,历史悠久。据当地文史专家唐明哲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石门土家山区出产熬糖、煮酒的原料。二是土家人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历来注意养生,注重制作自己喜欢的养生食品。农家熬糖主要有米糖、苞谷糖、红薯糖,及某些野生植物糖。
红薯是农村熬汤的常用原料。▼
有的人家还将米糖趁热之时精加工,拌以炒熟的干豆粉,像北方做拉面一样用手工拉细拉长,边拉边抛耍,直到米糖细得不绝如缕,变成筋筋条条一团乱麻之状,倒有点像新疆的特产龙须酥。吃时,可用手或筷子挑上一小团送到嘴里,微微咀嚼几下,即可消化殆尽。人们称其为“豆丝糖”。
其它几种糖,如苞谷糖、红薯糖等,只是熬制原料不同,其方法大同小异,吃法也与米糖差不多,口味还是有所区别,但都不失农家原生状态的风味与营养。
浏阳米糖制作。图/卢七星▼
从前过春节,石门农家最喜欢用米糖加热熔化后与炒米儿调和在一起,再加上少量的生姜、芝麻、花生、橘子皮等物,乘其未定形时用手捏成拳头大一个个的糖团。人们称之糖坨。讲究人家则将热糖装入一个木制的模子中压制成形,然后用快刀切成一片片的糖块,其厚薄有如半块麻将,俗称“切糖”。有的还趁糖块尚未完全冷却时从中扭一下,改变其平板单一的造形,叫作“揪揪糖”。
芝麻焦切糖。▼
“揪揪糖”、“切糖”一般要与“炒米儿”混放在密封的坛子里,想吃时随取随拿,只要注意密封好,一年半载也不会变质,依然如刚出锅一般松酥脆嘣,昔日算是乡下孩子的奢侈品了。
拐杖糖,让甜蜜有了童话色彩。▼
如果没有米糖,也可用苞谷糖、红薯糖来代替,照样可以制成糖坨与切糖、揪揪糖之类,味也极佳。此外,有的人还将炒苞谷与糖混合,制成糖坨、糖块,自是具有家熬糖与苞谷的口味与优点,同样为农家大人小孩所喜爱。
靖州雕花蜜饯,最文艺的甜
年,靖州雕花蜜饯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靖州雕花蜜饯是用未成熟的柚子切片做原料,或用冬瓜、西红柿等切片雕刻成各种图案,多以吉祥图案如龙、凤、鸡等为题,再以糖腌后晒干,用来泡作茶水饮用。
雕花蜜饯在当地被称作“果饯茶”,和湖南多数出现于冬季的传统糖品相比,雕花蜜饯是在初夏时制作,所用的糖以蔗糖为主。
雕花柚子。图/网络▼
做罐状的青色雕花蜜饯,得经过选料、构思、雕刻、掏空、煮熟、腌酿、烘晒、包装八道工序,大部分与“保青”相关。
选料就是选青,带黄的柚子不能要。构思,就是思考个性青色图案。雕刻,则是留住青色,落实构思。最关键的是煮熟。她们说,煮的容器必须是铜的,铁的、铝的、陶瓷的绝对不行,煮出来的柚子不是黄的就是灰的,保不住青色;下锅前必须将水烧开;一般煮个十来分钟,变成了青色就捞上来,沥干水。
腌酿,就是加糖,一斤柚子一斤白糖,糖可以防腐,也可以“养青”。烘晒,一般在50-60摄氏度的温度中晒或烤,温度过高皮色变黄,过低蜜饯不干。这一工序也可说是“护青”。
当地人在做柚子雕花蜜饯。图/网络▼
通常,人们制作雕花蜜饯时,晴天以阳光烘晒,雨天用火炉烘烤,糖水全部被烘干后,雕花蜜饯便完成了。晾晒的时候尤其要选择大晴天,这样水分才能充分蒸发,否则制作出来的雕花蜜饯带有霉味,不易保存。制作成功的雕花蜜饯通常可以保存3年时间。
酒劲轻淡的甜酒,也能让人陶然而醉
“六月六,新米拍甜酒”。甜酒是用糯米酿的酒,味甜,酒劲轻淡,亦能止渴生津,滋补健身,甜酒汁还可作上等饮料搬上筵席。
湖南盛产大米,用大米制糖是湖南人的专长。图/网络▼
甜酒的制作特别讲究:拍甜酒要选优质糯米作原料,浸泡淘洗去掉杂质,用木甑蒸熟,倒入筲箕于清水中搅拌“醒膏”,然后起水凉干,将甜酒曲子粉按一定配比均匀撒在原料上,装入缸钵。
甜酒。▼
冬天气温低,须用干净棉絮和布将缸钵严严包住置入柜中;夏天气温高则反之,只要盖上一层薄布,待上一个“对时”(即24小时),扑鼻的香味就四溢开来。这时,把适量的凉开水倒入缸钵,促使甜酒化汁。
甜酒汤圆。图/网络▼
甜酒吃起来花样繁多。甜酒掺糯米圆子一同煮,称之为“甜酒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老少皆宜。煮沸的甜酒冲鸡蛋,叫“甜酒鸡蛋汤”,是中老年人的营养佳品。以少量的甜酒作老窖和大米一起磨碎,蒸成圆圆的米粑粑,人们又称之为“发粑粑”。发粑粑色白如雪,松软如糕,香甜可口,回味悠长。如果制作馒头、包子之类加入少量甜酒,吃起来则甜醇更佳。
猜你喜欢
?优秀!国家级名单公布,湖南这3名学子上榜,有你认识的吗??爱好文物,这个湖南妹子拿到12封海外名校录取通知!包括常春藤盟校来源
湖湘地理编辑丨赵泽琴校对丨李絮枫审稿丨秦慧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