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以前小时候在农村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做的手艺,它们是大家童年的记忆,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可能他们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又没有人传承,所以这些手艺就渐渐流失。小编记得以前吃完午饭,奶奶就会看着小椅子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旁边放着一堆柳条,玉米皮,高粱杆之类的,编织一些竹篓提篮,家里面的扇子和席子都能做出来。听说在很多年以前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有的一些工具都只能自己制造,所以老人们都是用农村一些很常见的农作物的皮或者是枝干用来编织一些框子篓子,而这种手艺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研究和练习才慢慢传承下来的。除了在原料上会有一些讲究,在制作的手法上有很多的分类,要根据材料的颜色和种类以及表面的形状要采取不同的手工技艺,就不一一道来了。追溯起来,编织工艺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像是古时,人们用来装鱼的鱼筐和簸箕等等!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走在路上会有小贩挑着担子,两边的盒子上放着很多用竹子编出来的蚂蚱和蜻蜓,这些玩意儿以前可是非常流行呢。其实编织远不只有这些,像是我们常见的灯笼、草帽,都是属于编织的手工艺,它们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当作工艺品放在家里展示,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编织工艺品非常值得大家看一看,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去传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一定记得炒米花吧,每次听到轰隆隆的响声就知道爆米花的叔叔来了,挨家挨户的老奶奶就会挎着提篮里面装的大米和玉米陆陆续续地跑到那边排队老爷爷,先是把玉米放到小碗里,然后再倒入机器中,放点砂糖,再把盖子拧紧放在炉火中手动转上个十分钟,然后提起来把机器的尾部放到蛇皮口袋里,脚一踩在把绳索一拉,砰的一声,热气腾腾的爆米花就出来了,整个空气中飘散着玉米的香味,然后放在旁边的竹筐里凉一会儿,防止烫伤手,装到袋子了里就可以带回家了,但往往这时候,几个孩子一哄而上的自己口袋里抓几把,也不剩多少了。但比起吃玉米花,小编还是比较喜欢吃米花,每次抓一大把,仰起头倒在嘴里,可满足了。真是怀念那个时候的童年时光,别说现在电影院也有爆米花,网上也能买到,可以自己做的,虽然很香很好吃,但是总觉得不是那个原汁原味的味道,失去的食物本身自然的香气。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小孩子最喜欢的传统手艺,面塑,用面粉捏出很生动的人物,用颜料调和色彩,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主要是捏和揉,再用小刀雕刻细节。除了可以用在玩乐上,也有它独特的代表意义,比如说可以用它制作作孩子的动物属相,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向我们平常在老年人过生日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寿桃,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寿桃意为健康长寿,比较吉利。面塑寿桃这项传统倒是一直还能看见,其他的就很少见了,可能零零后的孩子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项工艺,着实令人惋惜。现在人们对于农村的一些传统手艺的毫不关心,所以这些工艺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消失,大家已经很少有机会再看到以前的手艺,真的非常可惜,希望大家能够记住陪伴各位成长的农村手艺,不要让它真的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