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莫言《晚熟的人》发布之前,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人生海海》早早和读者见面了。
然而这个“早”亦是麦家沉淀六年后向纯文学转型的艰难跋涉,但也总算一炮而红。
然而在《人生海海》中,麦家的创作初衷却是对儿时、对亲情的一次和解。
同样,莫言《晚熟的人》在第一章节故事里也在和自己的少年握手言和。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面对百炼钢,如今成熟时,也化为了绕指柔。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沉淀8年后,推出新书《晚熟的人》。这部书带着莫言浓重的成熟气息扑面而来,让读者深感宽慰。
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民作家,莫言那满怀乡情的作品让无数读者魂牵梦绕,以前那些天马行空的魔幻也得到了应有的克制。
在《晚熟的人》这部新作品中,莫言更是以打铁的故事开篇,围绕着精彩热闹的打铁场面,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个尽管有缺失但也算圆满的悲剧人生。
莫言《晚熟的人》与男人相处,“不听话”的女人,反而更被男人宠爱
人就是这样奇怪,越容易得到的感情,越不会被珍惜,反而那些不能轻易得到的,他才会念念不忘。
太懂事的女人注定会委屈自己,而对方也不一定会感激你的付出,你越听话,越对他有求必应,他越会觉得没意思,不想去珍惜。
你以为只要全心全意对他好,为他付出,他总会看到你的爱,最后被你感动,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你用这样的态度对他,他可能还会想逃离。
爱情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听话就能换来对方的爱,也不是你听话他就会更爱你,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个性,他才会更着迷。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与男人相处时,做个“不听话”的女人,反而更被男人宠爱!
01
不要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要有点个性
有些女人就是很没个性,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从来没有自己的思想,可能还会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只要他说的,她就愿意听。
可其实,你越是这样,他越会觉得你没主见,反而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再和你说,也不想和你有任何沟通交流,慢慢地,你们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
你要记住,不要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他说得对你可以听,他说得不对你也可以反驳,你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你不是依附于他而存在。
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让他看到你一直是独立的,他反而会更宠你,更加离不开你。
02
不要包揽全部的家务,要让他珍惜
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家务的事情争执,男人会觉得,这就是女人的事情,要不然她在家做什么,而女人也会觉得,这样太委屈自己。
在家务方面,很多女人喜欢大包大揽,有时对方帮忙做一点,还会觉得这里不干净那里没弄好,慢慢地不想再用他了。
而男人呢,自然懒得管这些事,享清福多好,但这样只会惯坏他,让他觉得他可以不用管家里的事,只要自己吃好玩好就可以了。
在这里要提醒女人,不要包揽全部的家务,一定要让对方有参与感,让他明白家是两个人的,他才会懂得珍惜。
03
不要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要懂得拒绝
陷入爱情的女人,很容易成为恋爱脑,哪怕男人的要求有些过分,她也会照单全收,因为害怕对方生气之后不理她。
她以为这样卑微,对方就能感受到她的爱,记住她的好,可其实,对方只会觉得你没个性,也不会继续对你好。
面对男人的要求,你一定要有所分辨,更要懂得拒绝,尤其是一些过分的要求,直接不理他就好了,不必为他委曲求全。
你要明白,爱你的人不舍得你受委屈,敢提出过分要求的人,他的心里也不会在乎你,这样的人留着也没用。
只有那些懂得拒绝的女人,才会让男人患得患失,让他有紧张感,这样的女人才会更令男人着迷。
04
结束语
在与男人相处的过程中,有些女人会放低身段,委屈自己去成全对方,以为这样能得到更多的爱。
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只会失去自己,一个没有个性的女人,是不会得到男人宠爱的,他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无趣。
不管什么时候,还是要记得好好爱自己,只有把自己放在首位,你才能更好地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是卑微的姿态,那这个结局也早已注定,除非你想一直这样委屈下去,要不然也只能分开。
想要得到男人的宠爱,那就保持自己的个性,让他明白你的珍贵,让他知道他随时会失去你,这样他才会更懂得珍惜。
莫言一个重要标签是“魔幻”,而按照我的阅读体验,他的小说特点是:斑斓、浓烈、残酷、隐喻。
尤其里面一些惨烈的场面,读来让人双腿发抖。
《晚熟的人》是本收录12篇小说的集子,处于第二篇的《晚熟的人》小说,算是最长的,但篇幅依然不大,情节也很简单。
小说的场景,还是读者熟悉的高密东北乡,开头就是作者的自我调侃:
“我”的《黄玉米》(对应《红高粱》)影视、小说都火了,东北乡也跟着火了,有拍电影的,有外地的作家常住这儿写作的,考察的人源源不断。
“我”陪着作家朋友回乡,碰到了邻居蒋二,发现他也跟着发了财,先是卖土特产,后来做“商业地产”,听说“我”回来,抢着请客吃饭。
随即,时光回到40多年前的穷时候、饿时候,一段旧时光里的青年们生活的描写。
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文中没有说,我觉得应该是性格的圆熟、对名利的追逐,以及各种想法、手段的成年化。
有的人在解读时,认为“晚熟”是“大器晚成”,然后便转入传统的鸡汤道路上来,讲怎么坚持,怎么修炼,怎么成功。
这是对“晚熟”一厢情愿,甚至是有些肤浅的解读。
在我看来,“晚熟”这个词,有个隐含的对应词,叫“早慧”
中华文明就是一个“早慧”的文明。
二千多年前,诸子百家,学说林立,但绝大部分不是“形而上”,而是“形而下”,讲的是人际关系、治世之道。
各种制度、处世哲学,那个时候就已经成熟了。
制度、哲学的“早慧”,必然会带来人的“早慧”。作者说的“晚熟”,实际上,有点不了解世事洞明,融入不了的意思。
小说中写旧时光,青年们确实是“幼稚”的,为了看一场电影想尽办法、大打出手,就连放屁也成了“看家”的本事……
莫言的笔触,粗糙、戏谑中,偷着一丝荒诞。
这些看似幼稚的东西,往上看,往深层里挖,何尝不是一些“成熟”的人折腾出来的呢?
小说的最后,有一个转折
这个转折,恰恰是对蒋二自称“晚熟”的讽刺。
怎么描写的呢?
蒋二打电话向“我”哭诉,自己好不容易搞的不动产,被两辆推土机给拆掉了。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他经营的地方,属于旧时光划定的“滞洪区”,尽管河流已经断流30年了,但这个规则还在,就有理由拆掉你。
“晚熟”晚熟,毕竟是熟了。
作者利用这个结尾告诉我们,蒋二真的成熟了吗?恐怕未必。他还是不了解游戏规则,败下阵来。
不知道这是不是《晚熟的人》这篇小说的意趣,不过,我也就读到了这些。
《晚熟的人》中莫言他大胆又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刻认知,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写作者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莫言全都经历,也全都写入了小说中。
希望大家都能深入剖析,从《晚熟的人》中学到知识。
诺奖得主的小说,一本才几十块钱,实在划算。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道VV晚熟的人+生死疲劳莫言作品诺贝尔获奖者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