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资本狂、赛道挤酱酒热度有点儿“高”
本报记者/党鹏
过去的年,对于家住成都的张皓然而言,跑得最多的两个地方,一个是贵州的茅台镇,一个是北京。年初,他和合伙人在茅台镇收购了一家小型酒厂51%的股权,推出了自有品牌“江湖佳酿”。因此,一头是茅台镇的生产基地,一头是北京的销售渠道,跑起来后,张皓然才感觉到酱酒市场激烈的竞争超乎他的想象。
白酒行业专家欧阳剑在年则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他选择的路径与张皓然不同,欧阳剑与茅台镇几家规模靠前的酱香型酒企达成贴牌生产的合作协议,自己运营新的品牌百年醉翁,并在各大城市以合伙人的形式进行推广。
张皓然和欧阳剑只是年酱酒热潮下的一个缩影。随着茅台集团在年实现营收超过千亿元,贵州茅台(.SH)股价冲至.61元/股,从而为酱酒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打开了新的空间。如今,包括郎酒、国台酒业已经启动上市,ST岩石(.SH)甚至更名为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进军酱酒行业,凸显资本对酱酒前所未有的热情。
除了茅台集团和郎酒之外,包括五粮液(.SZ)、泸州老窖(.SZ)、劲牌、洋河(.SZ)、今世缘(.SH)等酒企,早已在酱酒行业布局。但与此同时,娃哈哈、维维股份(.SH)都曾折戟酱酒市场。
有行业人士预测,年酱酒市场的营收总额在亿~亿元之间。“目前酱酒热仅仅是一个开端。”在白酒行业专家铁犁看来,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酱酒都是中国白酒最热的板块,而这波热潮至少可以延续到年。
跑马圈地冷思考
沿着赤水河两岸曲折的公路行驶,一路上就会遇到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张浩然是前往茅台镇的自驾者之一。年初,他和几个合伙人收购了一家酱酒企业51%的股权,即年产能吨酒。虽然规模不大,但位于茅台镇核心产区的“坤沙酒”显得资源“相对稀缺”。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茅台镇包括飞天茅台在内的坤沙酱酒,年产量为10万吨,其中飞天茅台为5.8万吨,其他包括国台、钓鱼台等多家酒厂仅为4.2万吨左右。
“坤沙酒为代表的酱酒资源的稀缺性,也使得茅台镇的一个酱酒生产许可证,现在已经涨到了七八百万元。”张浩然表示,对于业外资本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当地的人脉和资源,“没有人脉,你可能连贵州的一斤高粱都买不到。”张皓然说,当地的粮食收储中心就是外来资本面对的第一道门槛。
相对稀缺的还有茅台镇甚至赤水河沿岸乡镇的建设用地。在高山峡谷的地貌,寻找一块可以开发建设酒厂的存量土地已是很难,何况当地在环保、土地指标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有消息称,ST岩石背后的五牛基金曾启动收购茅台镇的高酱酒业,虽然后来未能实现,但高酱酒业旗下近亩存量土地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