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柴荣多活30年,能实现他的愿望吗,只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候,留下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豪言。”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柴荣在位30年时间,他能不能让后周成为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柴荣的愿望很难实现。

都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假设类的问题其实基本是自说自话,历史的变量太多,根本假设不过来。但推断一下还是可以的。应该说,从郭威开始,到柴荣,赵匡胤以及到高粱河车神赵光义,从内政到军事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换句话说,官僚群体还是基本政策,都有相当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从郭威登基到赵光义驾崩也是三十多年,中原王朝并没有完成统一。

看个人能力的话,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能力差异真的不大,细节上各有所长,甚至宋太祖还略优一些。只是宋太宗的武力拉胯。这三人能力的差异对整体影响并不大。看柴荣的推断也同样可以这样看李存勖。如果在登基前李存勖突然暴亡,会不会有后人感慨李存勖寿命长一点,后唐就一统江山,成为下一个大一统王朝。毕竟从纸面上看,彼时的后唐实力可是近乎五代巅峰了。李存勖后来如此拉胯大概也是没有人能想到的。谁又能肯定几年之后,柴荣不是第二个李存勖。

就整个五代时期而言,共54年,换了8个姓,出了14位皇帝,平均不到4就换一个皇帝。真是称王称帝有如儿戏。达到高光的就是柴荣。柴荣荣真的不死,未必能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当时的契丹也是在巅峰时刻,柴荣北伐情况并不好于赵光义,北汉的存在成为后周的重要威胁。而且南方未定,国家没统一,只要败了,就是亡国的下场。其次,柴荣在位的时候,同辽军的过往战绩也并不佳。燕云十六州之战的核心还在于幽州,当时如果柴荣继续深入的话,成功性并不大,只要没有歼灭辽军主力兵团,那谈不上能成功,甚至覆灭的可能很大。

就算柴荣打天下行,守天下行吗,不说军事,至少内政这一点柴荣真的不如赵匡胤。五代十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后遗症,地方实力过大,中央实力过于空虚,这些制度上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才导致军事政变频频爆发,身死国灭就来了。柴荣的地位之所以在后人看来高于李存勖,恰恰就是他去世的及时,又因为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基本完成大一统,从而柴荣的政治遗产能够被大家看到。如果历史上赵匡胤后人登基后又被篡位,历史的延续是宋朝成为了第六代。那柴荣就没有今天的地位了。

柴荣在位仅仅六年,几乎一直在打仗,对于政治制度的改进几乎还没开始。就武力方面表现不错,其他方面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柴荣并非像很多人所说,是个完美的人,他也曾有过屠城的暴行,但无论如何,他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杰出、最英明、最优秀的帝王。但要说他能建立大一统王朝,一切都基于推测。

实事求是地说,柴荣要想一统华夏非常难,甚至可以直接说:不可能。赵匡胤的能力,不次于他的老上级柴荣。然而,终其一生,赵匡胤连个北汉都没拿下,而幽云十六州更是想也别想。五代以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博弈局。而北方政权并不是游牧部族。而是汉化政权。这就意味着契丹想入主中原,做不到,后周北宋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可能。这是形势问题,而非个人能力可以做到的。五代之后,中原王朝日趋保守,而武力日益退化。这是五代以后的天下大势。柴荣虽然想逆天改命,但他只能扭转局部的攻守之势,却无法改变这种天下大势。

总之,即便柴荣真的再活三十年,除了能避免赵匡胤篡位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和北宋区别不大。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