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m.39.net/news/a_5798924.html本文来源:载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年第1期转自: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作者简介:王海珠,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王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文学翻译批评、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摘要: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莫言《红高粱家族》在英语世界从文字媒介、影视媒介、翻译文本媒介,再到网络媒介的多媒介交互传播过程。在此过程中,影视、翻译文本、网络等传播媒介与作者、导演、译者、原作及译作等行动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媒介交互传播行动者网络,有关行动者通过资本的运作相互连结,形成文学场域、影视场域、翻译场域及互联网场域的互动,使得行动者网络有效运行,从而推动了该小说在西方的广泛传播。研究表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不仅依赖“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和运作,也需要调动各种媒介手段,形成各种媒介的互动。一、引言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中国文学“走出去”变得尤为重要,被视为“最好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方式之一”[1]49。在此背景下,国内翻译学界就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吴赟、蒋梦莹[2]、陈向红[3]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国文学译作生产、传播和接受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滕梅、左丽婷[4]从出版宣传的角度对中国文学译作的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汪宝荣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学译作生产与传播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探寻出了有效的分析模式[5][6][7][8][9]。由此可见,近年来国内翻译学界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但大多数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