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收中国味力东乡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丰收中国味力东乡

渐入深秋,伴随着飒爽秋风

辛勤付出的点点滴滴

终于迎来了瓜熟蒂落之时

金秋十月,遍地丰收。地处西北的东乡族自治县也迎来了忙碌的丰收季,并且将收获的喜悦通过央视十套的《味道》栏目分享给了全国人民。

01土豆花开迎丰收

秋意渐起,被当地人称为“咿呀”的白色小花,便会成片成片的出现在这黄土丘陵上。每逢此时,东乡族人都会扛上锄头,带上家人一同走进耕耘了大半年的田地里,挖出那代表丰收的“金疙瘩”——土豆。

东乡的“金疙瘩”

充足的日照,加上松软的黄土,铸就了东乡土豆不俗的个头与绵软、香甜的口感。

在最具当地特色的“地锅锅”焖烤下,东乡土豆最本真的味道也被激发而出。外皮焦黄酥脆,透着诱人的醇香,扑面而来。内瓤松软沙面,丝丝甘甜蕴藏其中,余味无穷。

“地锅锅”

诱人的土豆

视频中的阳光少年是来自龙泉镇卧妥村的马良。马良从小就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他在假期会同哥哥一起放羊,也会在父母干农活的时候照看好妹妹,奶奶夸他小大人,总会给他做出各种各样好吃的土豆。

东乡少年马良

东乡的气候条件与土豆生产所喜的冷凉干旱气候相契合,配合特殊的地理位置,种植出的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绵软味佳,品质上乘,土豆也是东乡人主要的种植作物和重要经济来源。

在碧桂园精准扶贫团队帮扶下,马良家免费获得了优质种薯和种植技术,他坚信无论多贫瘠的土壤,只要利用好每一寸阳光,每一滴雨露,在黄土高原上,也能茁壮成长,向阳而生。

土豆收成

点击图片购买东乡土豆饼干,助力消费扶贫

02一针一线绣东乡

东乡刺绣是东乡族妇女在农闲之时的心头好,针线之间,展现了当地人生活的稀松风貌,也寄托了她们内心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

每逢丰收之时这份源于刺绣的生活热情,便会借由东乡妇女们出色的面食手艺,塑造出一席独属于她们的丰收盛宴。

各式各样的特色花果果

平日巧手针下描锦绣,此时掌心轻揉塑繁华。源自生活的创造灵感,借由高超的面食手艺,制作出一个个匠心独具的“花果果”,就着一碗羊头杂粮熬煮三小时之久的“罗婆粥”,独属于东乡妇女对于丰收喜悦,便会在心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充满“收获”味道的罗婆粥

“以前,嫁人成为家庭主妇似乎是东乡妇女的宿命,心里对未来没有特别大的向往。”绣娘马色麦说,“现在,东乡刺绣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色彩,有了生活的底气。”

绣娘马阿西也

为帮助东乡妇女实现就近就业,碧桂园扶持东乡返乡创业青年马箫箫创办的刺绣工坊,广揽当地妇女来车间培训、提供订单。绣娘们可以不用出门,在家里接订单做工赚钱。绣娘们拥有自己的收入后,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相信靠自己的双手也能创造幸福生活。

碧桂园还联合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开展东乡刺绣设计合作,举办刺绣培训班提升绣娘们的技艺。截至目前,碧桂园已采购、帮销约10万件刺绣产品,总价值约万元,带动超名东乡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东乡刺绣培训班

03相聚朵颐庆丰年

“打平伙”是当地人特别的聚会风俗,丰收之时,东家以好酒好肉招待亲朋,而其他参与平伙的人,也出一份钱。这种古老的AA制,是东乡族祖辈传承至今的生活智慧,既庆得丰年,也减少开销。而东乡羊则是当地人“打平伙永远不变的主角。

美味的东乡羊肉

视频中召集大家“打平伙”的是东乡族自治县汪集镇沙黑池村的牟奴么,出生于年,从小生活在“苦瘠甲陇中”的地方,对于贫困的认识超乎常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知道改变贫困现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一件事,需要改变它,首先要转变思路。

东乡致富带头人——牟奴么

牟奴么从年开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甘肃省农科院和东乡县政府的指导下,先后带领村民种植甜高粱和养殖牛羊,共同致富。

年,碧桂园将牟奴么选为致富带头人,加大帮扶力度,在高效基本农田建设及碧桂园马铃薯产业帮扶背景下,进行马铃薯项目种植,投资20万元,帮助建设亩共建示范基地,成功链接60户贫困户,并带动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近亩。

牟奴么与碧桂园扶贫团队

点击图片购买东乡羊肉,助力消费扶贫

04耕种未来,收获希望

一年辛勤劳作,终于在金秋之时迎来丰收。勤奋的东乡族人们,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让每一个秋天都成为庆祝丰收的时节,让生活在黄土坡上的自己,也能过上富足美满的好日子。

来源:碧乡农业

原标题:《丰收中国味力东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