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丰收
年,仁怀市种植有机高粱30万亩。总产量达5.35万吨,产值达4.35亿元,种植农户户,其中贫困户户,种植高粱亩,可实现户均增收元,高粱产业带动全市贫困人口1.4万人脱贫。
年,仁怀与茅台酒厂签订7.5万吨有机高粱合同订单,种植农户户,面积30.47万亩,高粱产量达7.5万吨,产值达7亿元。其中贫困户户,种植面积亩,户均增收达元。今年以来,仁怀与茅台酒厂签订6.5万吨有机高粱合同订单,种植农户户,种植面积31万亩,预计产量达7.75万吨,产值达7.13亿元。其中贫困户户,种植面积.7亩,可实现户均增收元。
▲将采摘的红高粱背回家
▲翻晒红红的高粱▲交售红高粱,增收乐开怀百里高粱连成片,风吹赤浪艳漫天。九月金秋时节,仁怀漫山遍野可以看到这丰收盛景,成百上千亩高粱一簇簇、一丛丛,连片相拥,红透半边天,更红透了农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或许十几二十几年前,谁都不曾预料到,这小小的高粱竟然成为仁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有机高粱的前世今生 仁怀种植高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道光二十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仁怀高粱面积仅3万亩,总产量仅吨左右。年,当时县政府投资万元开始实施高粱生产基地建设,“七五”期间全县高粱生产较长时间停留在7万亩、总产量万吨左右规模上。后来,随着茅台酒厂和地方酒业的不断发展,高粱、小麦的种植面积才逐步增加,高粱生产开始踏上规模化发展。到年,仁怀市开始申请茅台酒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认证。年起,全市酒业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意见,把高粱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项目来抓,按“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调整品种布局和生产规模。年,首次申请有机原料基地认证12万亩。随着茅台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仁怀市也相应增加有机地块申报面积,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促进良种推广,引导农民用好田好土种植高粱,推行改“夏播”为“春播”,改“直播”为“移栽”的“两改”措施,严格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保证了农民的种植利益。到年,认证有机地块面积达18万亩。从年开始,茅台酒酒厂不断发展壮大,茅台镇各类酒企迅速崛起,高粱拥有了更庞大的市场需求,有机地块认证迅速由18万亩增长到年的38万亩,到年有机地块认证达到50万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农民对种植高粱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有机高粱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仁怀农业产业主导,而有机地块的认证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护航保障。高标准示范基地,产业发展新标杆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这是省委、省政府发展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部署要求,按照这一要求,结合全市耕地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坝地少情况,仁怀通过高起点谋划布局,制定《仁怀市有机高粱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厂市共建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升、耕地地力修复、科技水平提升、产业附加值提升、村庄环境治理、农旅一体化“八大工程”为抓手,力争打造高粱产业发展新标杆。年底,仁怀市规划4个高标准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9个标段同步开工建设,作为第一期工程,以厂市共建为基本方法,共同出资6.01亿元,涉及3个乡镇11个村的2.16万亩土地纳入打造范围,有机高粱种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标准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的打造,将为茅台酒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闯出新路,通过先行先试、经验积累,最终目标是建成仁怀市30万亩高标准有机高粱基地。为有效开展创建工作,市委与茅台集团党委高规格组建厂市共建工作机构,从市直相关单位和茅台集团抽调专人开展工作;成立有机高粱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委、茅台集团党委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茅台集团总经理等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市委、茅台集团党委相关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双方针对高粱基地、高粱示范点的建设区域范围、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适时进行沟通协商,确保高粱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有机高粱基地建设指挥部,将10多个职能部门纳入其中,在示范基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电力建设工程、基地主干道建设工程、育苗大棚建设工程、收储一体化建设工程、气象监测建设工程、病虫害防控设备安装工程、有机地块固化保护工程、农业机械配套工程、耕地地力修复工程、基地核心区散居农户集中安置工程等12项工程,全力为打造高标准有机高粱示范基地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有机高粱基地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41万元。项目区总面积为.12亩,其中整治耕地面积.59亩;共包含4个示范点,分别为长岗镇堰头示范点.33亩、五马镇红军示范点.69亩、茅坝镇安良示范点亩和长岗镇茅坡示范点.77亩,内容主要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电力建设工程、耕地地力修复工程、收储一体化建设工程、病虫害防控设备安装工程、农业机械配套工程、有机地块保护工程和气象监测建设工程等9个分项工程。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得到较好改善,有机高粱生产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塘能装、管有水、机能耕、肥能培、虫能治、病能防、熟能收、收能储”的目标。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赵应表示,目前高标准有机高粱示范基地第二期10万亩基地已经启动规划设计工作,于9月初开展招投标,10月中旬启动实质性建设。 仁怀让农户种植高粱更有保障 发展高粱产业的目标之一在于助农增收,仁怀市始终坚持把高粱产业发展作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具体行动,作为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通过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注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农民以带土地入股方式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引进茅台物流公司、贵州红粮公司、贵州后稷农业公司等9家新型经营主体,分别在长岗新庄、茅坡、堰头,五马鱼孔、三元、红军,茅坝安良等区域种植高粱亩,参与农户余户,涉及区域农户参与度达95%。同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土地入股合作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完善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保障农民利益。农民种地,最初的投入便是农资,当其他地方的农民还在担心农资涨价、收成不如意没保障怎么办的时候,仁怀的订单农户完全不会有这些担忧。因为厂市双方推动集约化发展模式,实现农民与产业发展利益的有效联结,让农民得到更大实惠。在高粱种植上,茅台集团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约万元左右,按1斤/亩标准向农户免费发放高粱种子,按千克/亩标准免费发放有机肥,按1瓶/亩标准免费发放生物制剂。换言之,有机高粱种植户的种植成本基本为零。如果出现高粱产量超出订单数量的情况农户也不必担心,仁怀对农户种植出的有机高粱采取应收尽收政策,决不让一粒高粱积存在农户手中造成农户负担。除了农资免费,有机高粱的收购价格在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年,收购价格就达到了9.20元/公斤,高粱种植户黄胜告诉笔者,按照保守估计,种植有机高粱每亩产值达到斤,收入就可达到多元,同样种植水稻,即使亩产达到斤以上,收入也只有0元,种植高粱肯定更划算。为了让农户种植高粱更有保障,仁怀市还启动风险保障基金万元用于农户减产部分0.36元/公斤风险补助,年开始实行农业(特色)高粱保险,农户需要承担的20%保费也由茅台集团全部代缴,如因气候等不可抗力造成高粱绝收,订单种植户将获得元/亩的补偿,如出现减产也将根据受损程度进行相应金额赔偿。对全市种植有机高粱的户建档立卡户实行元/亩种植补助,有效保障了建档立卡户主要的、基本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此优惠的政策自然让其他地方的农民羡慕不已。截至目前,仁怀市有机高粱基地认证面积50万亩,常年种植有机高粱30万亩左右,收储有机高粱6.5万吨以上,产值达6.5亿元以上。高粱产业发展涉及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个村(居)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4万多户(其中贫困户7户),户均收入元以上。有机高粱产业为仁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高粱产业基地努力提升产业附加值,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采取“高粱+”的种植模式,采用“轮间(混)套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如大坝镇有机高粱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有机地块资源,年10月开始试点种植大球盖菇0亩,年4月底采摘完,覆盖农户户,产量达吨,每亩产值2.5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元。据仁怀市有机农业发展中心业务股股长蔡炎介绍,得益于高粱有机地块的认证,在高粱基地种植的其他作物也可迅速完成有机产品认证,增加附加值。在探索创新中提升种植水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果说高标准有机高粱示范基地一期完成属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尝试种下的一粒粟,那么有机高粱产业的中期发展将成为春耕秋收之间的辛勤耕耘,未来的产业发展之路还很长。在前期的探索发展中,仁怀有机高粱产业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模式,实现“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从种到收,统一免费发放高粱种子、有机肥、生物制剂,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让农户无忧。同时,利用有机地块轮作蔬菜、辣椒、食用菌等高效作物和“高粱+”,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为仁怀市提升脱贫成色添砖加瓦。在减本增效的实践中,仁怀市围绕种子繁育、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地力建设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大有机高梁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集成推广和运用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种植水平;推广病虫草鼠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积极探索机耕、机播、机收、机防等新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围绕高标准基地建设和主要坝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科技化生产要求,建设市级示范点7个,各乡镇(街道)分别建设1个示范点,各村(居)各建设1个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提升种植水平。另外,通过标准化土地整改,仁怀新增耕地5%至10%。如今,“仁怀糯高粱”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仁怀市先后获全国酒用高粱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高粱)标准化示范市等荣誉称号,是目前全国单一行业面积最大的有机生产基地和全国十大有机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一县一业”得到持续巩固。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有效的坚持,下一步,除继续启动高标准基地后期工程外,仁怀市将从品种优化提升产量、土壤整治提升亩产、科学种植稳产、充分利用有机地块轮作种植有机作物等方面巩固发展有机高粱产业。同时今年还将启动“智慧农业”,强化高粱源头管控,实现高粱原产地有效追溯,增加有机高粱社会认可度。记者:武艳华(此文原载9月22日《贵州日报》)推荐阅读◇◇◇主办
仁怀市融媒体中心总监制
张小东监制
贺剑马睿唐玉兰责编
孙滔涛编辑
胥慧敏制作
罗画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