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扯扯明朝初年的那些闲篇这次从赵敏说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喝咖啡吗 http://m.39.net/news/a_5499641.html

历史上的赵敏,嫁给了秦王朱樉,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二儿子。

这位真实的赵敏,不但生前不得宠,受尽虐待,而且下场十分的凄惨。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神奇地被下人给毒死了,赵敏殉葬。

这事儿不算是什么秘闻,托金庸先生的福,这位命苦的女人早就被金庸迷从故纸堆里扒出来了。

朱樉不喜欢赵敏,因为她是蒙古人,她的哥哥王保保,曾经逼退过徐达,是元军里面难得的面对中山王能有胜绩的元将。

朱樉倒不是记王保保的仇,而是因为娶了赵敏,就代表着他朱樉,从此再也无缘帝位,连想都不用再想了!

汉民族的文官团体,不可能接受娶了蒙古媳妇儿的秦王,当皇帝。

谁当也轮不到他当,朱元璋26个儿子,他第一个出局了。

知子莫若母,这恐怕也是当初马皇后力排众议,非要选择赵敏当自己二儿媳妇儿的原因吧?

知母也莫若子,秦王朱樉自然也清楚母亲的良苦用心,所以他自暴自弃了……

当初各方面都不逊色于燕王朱棣的那个英武皇子,从此变得贪图享乐,残忍暴虐,气得朱元璋各种的七窍生烟,老头子强压怒火,一再告诫自己:不能杀,亲生的。

朱樉后来最喜欢的是邓愈的女儿,还要立她的儿子做继承人。

喜欢听单田芳先生评书《明英烈》的,自然对书中朱元璋的那几个生死弟兄很熟悉,邓愈就是这些人其中之一。

大明开国的勋贵们大多长得歪瓜裂枣,但是闺女据说都长得不错。

主要原因就在于这帮家伙当初都是干没本钱买卖的,酷爱屠城,走到哪儿抢到哪儿。

所以庶女们的娘,也就是那些妾,一般都不难看。

因为正妻还有可能是艰难困苦的时候一时糊涂娶的,但是后来的小妾却都是富贵之后娶的美人。

邓愈的这个女儿就是邓愈的庶女,这身份就决定了她做不了任何王公贵族的正妻。

所以她嫁给朱樉,也只能做侧妃。所以她心中不爽,闹出来了好大的风波,最后被朱元璋给赐死了。

邓愈的嫡女则嫁给了“白沟河战神”李景隆这位靖难“第一”功臣。

北京周边的重大战役里面,出过两位大神。

一位是“高粱河车神”,一位就是“白沟河战神”。

具体这二位都是谁,为何这么称呼他们,不解释。

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地解释了您也还是不明白。

有意思的是这俩同父异母的姐妹一下子就差了辈儿,李景隆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养子兼亲外甥李文忠……

秦王朱樉死于洪武二十八年,晋王朱棡则死于洪武三十一年。

死得都有点莫名其妙,尤其是秦王朱樉,居然是被下人毒死的。

至此,马皇后亲生的仨儿子就都死了。

燕王朱棣并不是马皇后亲生的,这是史学界已经确认的事情了。

这二位朱允炆的亲叔叔如果还活着,朱棣的靖难,不会成功。

尤其是晋王朱棡,打小就看朱棣不顺眼,他若不死,也就没有后来的所谓靖难,历史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谁知道会不会更好呢?

晋王朱棡死后不久,朱元璋就去世了。

时间就是这么的刚刚好。

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天特意眷顾着后来的永乐大帝?

亦或,在历史的阴暗之中,有太多的不为人知,被尘埃所掩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