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皮肤科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安顺市经开区宋旗镇新屯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多年来该村家家户户都掌握一门扎扫把的传统手艺。近年来,随着扫把市场走俏,村民们积极抢抓商机,在合理安排农事后,变农闲为农忙,利用传统手艺扎制扫把销售市场。这种悄然而生的“农闲经济”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眼下正是新屯村西红柿开花挂果的时候,早晨新屯村的田野里显得有些清静,由于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田地里还有些潮湿,村民陈林芝没有急着下地干活,而是在家扎起了扫把。走进陈林芝家,屋里堆放着整整齐齐的扫把成品。闲谈之余,陈林芝向记者算了一笔扫把经济收入账。“扎扫把我们就是趁着农闲的时候做,平时以务农为主,一把扫把卖11块钱左右,我们拿去批发,如果零售价的话一个扫把多卖两三块钱,一天最多的时候可以扎十把,一个月的利润将近1000多元钱。
农忙时节种庄稼,农闲时扎扫把,这是新屯村多年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起初村民扎好的扫把,主要是拿到周边集市上零售,随着交通道路的不断完善,就有人到村里来收购。后来由区教育局派驻到村的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村民拓展销路。由于手工制作的扫把结实耐用、绿色环保,而且成本低,非常适合学校保洁需要,驻村工作组就以“校农合作”为突破口,让扫把销路有了保障,也让村民扎扫把更加有了信心。可以自由选择编制时间、销售方式,销路也有了保障,部分村民开始选择专门扎扫把。眼前正在捶打高粱秆的林贤德,扎扫把已经有十多年了。由于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又上了年纪,林贤德就与老伴在家,一边带孙女,一边扎扫把。一年的收入在1.7万余元钱。来源经开区融媒体中中心
编辑金秋时
编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