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是全球第四大可大规模利用的能源。与化石能源不同的是,生物质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出于能源替代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而发展生物质能,对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
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可全方位无缝替代化石能源。
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为50亿吨左右标准煤,而中国每年总耗能约为40亿吨左右,生物质能可以覆盖我国能源的需求。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资源、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渣与废水等,可再生性强、获取便利、容易利用。
生物质能多样化利用模式
我国可能源化的农林废弃物、固废垃圾可折合标准煤近6亿吨,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用来进行发电和供热,以填补煤电去产能后的用能空白。
甜高粱、玉米、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能源作物可种植面积达多万公顷,可用来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解决石油短缺难题。
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副产品加工废水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可每年生产近亿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
应对能源安全困局的意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也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为了支撑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甚至是煤炭。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石油进口占消费比为73%,天然气为43%。由于国内煤炭限产,最近几年煤炭的进口量也在急剧飙升。
我国对化石能源进口依赖严重,而化石能源主导权又被西方发达国家控制,能源安全危机如影随行,而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可破解当前的能源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