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桓王卧榻之侧,岂容郑国酣睡,郑国对洛邑 [复制链接]

1#

引言

成周洛邑的周王宫内,重病缠身的周平王躺在床上,听着一位大夫向自己汇报工作。这位大夫刚从宗周丰镐回来。这位大夫泪流满面地讲述他在丰镐看到的凄凉场景。丰镐那里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目衰败。曾经巍峨壮丽的宗庙宫殿已化为废墟,黍子与野高粱在瓦砾之中肆意生长,周围时不时传来野狐的哀鸣。

平王听完汇报后长叹一声。自己的故国家园,竟然沦为了动植物栖息地!他感慨万分,不禁潸然泪下。哀伤的平王,无法亲眼看见老家的场景,他请这位大夫将他在宗周看的那些画面,赋诗一首唱给自己听。周平王听完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激荡。这首诗的悲怆感,深深地触动着平王。

曾经的宗周,那里有自己的童真记忆,有自己的母亲,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过去。如今,那些往事,都随着自己这一代的离去而远去。这位大夫唱完(黍离)后没多久,公元前年,周历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同年,周桓王继位。新继位的周相王叫姬林,是周平王的太孙。

有人会问,怎么是孙子继位?平王的太子去哪了?答案是,平王的两任太子都熬死了。当太子有一种难言之隐叫作“熬”。古代太子是一个仅次于君王的高危职业,有时候危险程度不亚于君王。因为想当太子的人太多了,太子时时刻刻都要提防敌对势力的阴谋诡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抓住把柄。

太子这种高压的处境,绝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很多太子在位期间都是度日如年。然而这种痛苦,如果说出来就是谋反。原因很简单,你难道想父王早点死,自己早点继位吗?结局圆满的是父王去世,自己顺利继位。最惨的结局就是,遇到一个特能活的父王,很有可能自己还没看见登基的曙光,就先熬死了。

平王的两任太子,就是这最惨的结局。历史上这种熬死继承人的例子,不在少数。最惨的当属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孩子们,他们熬得那叫一个苦啊!路易十四在位时间长达72年,儿子熬死了、孙子熬死了、曾孙继位。我们的老朋友周平王,这辈子虽然窝窝囊囊,但是在位时间很争气,在位51年!这跟清朝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有得一拼。

周桓王的父亲太子姬泄父死得早,叔叔姫狐接任太子之位。原本当太子是好事,而姬狐却被当作肉票,送给郑庄公当人质。姬狐好不容易熬到平王去世、人质释放,自己却在登基前死了。王位如同击鼓传花,传到了太孙姬林手中。姫林是个幸运儿,他幸运在自己没有像路易十四的孙子那样被熬死,幸运在自己没有遇到任何政治斗争一帆风顺地继位了。

但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好事。”姬林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行动力的好青年。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在自己手上中兴周王室。他要改变爷爷窝窝囊囊的作风,他要主动出击,打出自己的天下,当一个真正的天子。但是他没有经历过政治斗争的磨炼,前半生太顺,缺乏基本的判断力与社会经验。

姬林这样的人,接过王位很容易心高气傲,把很多问题想得太天真。而他即将面临的对手,都是修炼多年、身上没毛,却比猴精的超级人精!想要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周桓王,继位时的人事班底比较可怜。能帮自己的只有两个人——周公黑肩、虢公忌父。

周公黑肩是周王室的宗亲,也姓姬。黑肩(黑色的肩膀)这个名取得和郑庄公“寤生”一样简单粗暴。估计是姬黑肩出生时,肩膀上有一大块黑色的胎记。古人的“字”是最重要的,尊称别人时都用“字”;“名”就随便起,毕竟“名”是长辈恩师喊自己使用的。春秋时代取地名绝对另类,鲁成公的“名”是黑肱(黑色的胳膊)。最猛的要数晋成公的“名”是黑臀(黑色的屁股),这名取得让长辈恩师怎么叫?

周公黑肩虽然名字另类,但他是一个做事比较稳健的人,看问题比较全面。但是作为宗室大臣,周公黑肩没有自己的封国和军队,只能算是周桓王比较靠谱的智囊。西虢国国君虢公忌父则有地盘有军队。虢公是周平王后期扩大统一战线,抑制郑庄公的重要棋子,一直被周王室重用。

虢公一直是郑庄公的死对头。西虢国在成周洛邑的西边,是周王室西门户。而郑国在洛邑东边,是东门户。郑庄公在桓王眼中,是一个赖在自家门口,要吃要喝的地痞无赖。桓王刚继位的时候,郑庄公竟然指使手下大臣跑到天子地盘来割麦子,给天子下马威。郑国对于洛邑的战略威胁极大。

周桓王卧榻之侧,岂容郑国酣睡。他只有把郑国这个头号敌人干掉,才能打开自己的中兴之路。周桓王面对人才匮乏、实力单薄的局面,就必须扩大自己的统一战线,多拉小伙伴和自己玩。帮手越多,越容易打败郑庄公这个。周桓王继位第二年的春天,有个人主动带着巨额财宝来拜见桓王,要一起愉快地玩耍。

周王室自从东迁洛邑后,已经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而现在有人主动来拜见“鸡”,那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桓王竟被这只主动来找自己玩的黄鼠狼深深吸引了。因为这个人可不是普通的小伙伴。此人的身后是一个庞大的晋国。这只黄鼠狼叫姫鳝,是一个分封在曲沃的晋国小宗(嫡长子的弟弟及其后代是小宗),是帮助周平王东迁的晋文侯的大侄子,后世称他为曲沃庄伯。

别看这个人是小宗,开疆扩土的能力超强。庄伯和他父亲桓叔两代人,拼命扩大自己曲沃的根据地,以小宗亡大宗不死之决心,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推翻晋国大室的事业,多次成功发动军事暴动,干掉数位晋国国君。但是毕竟自己干的是违反宗法制的卑劣勾当,始终得不到晋国广大国人的支持。

曲沃庄伯推翻晋王室的行动,陷入持久战的僵局,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在战争的天平上加一块倒向自己的砝码。周桓王是他的不二人选。同时,周桓王天真地想,如果把曲沃庄伯扶上晋国国君之位,得到大国晋国的支持,对以后打击郑国,便具有碾压性优势。于是周桓王与曲沃庄伯两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地在一起。

睡在一起的人,未必会同舟共济,有可能是同床异梦。作为人精的曲沃庄伯,拜见桓王只是为了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篡位成功。至于以后能不能兑现承诺,先等玩完再说。缺乏社会经验的周相王,从一开始就被庄伯玩弄了,周天子变成了“周天真”。周天子拿了曲沃庄伯的财宝后,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马上派自己的周王师并联合几个诸侯、以天子之名,帮助庄伯攻打晋国首都“翼”城。庄伯拿到了周天子的天使投资,身价暴涨。很快晋国国君鄂侯被打跑了。周天子以为曲沃庄伯在搞定自家事情后,会来帮助自己。结果曲沃庄伯在事情办完后,吃干抹净不认账了。周天子被赤裸裸地戏耍了。

这年夏天,恼羞成怒的周桓王派虢公带兵,倒过来帮助晋国王室痛打庄伯。庄伯虽然被打回曲沃老家,但并未伤筋动骨。周桓王啥也没捞到,不仅损兵折将,还帮助庄伯重创了晋国王室。周桓王作为周天子,带头破坏了宗法制不说,还在天子诸侯前丢人现眼。在晋国的历史上,周桓王扮演了历史催化剂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曲沃庄伯存取晋国政权的速度。

结语

心高气傲的周天子,刚刚继位就让现实上了生动的一课。高傲的人,一般内心非常自负,但他们往往能力低下,在失败面前,从不检讨自己的错误,把所有问题归结到他人身上。为了掩饰自己低劣的错误,他们的思维会更加极端,会想方设法地寻找可以重新证明自己的契机。很快,桓王就找到了重新证明自己的契机,但是他找错了人,千不该万不该找了郑庄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