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由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四川省现代草牧业创新联盟共同编制的《四川省年度春播饲草高产栽培技术指南》正式发布,旨在为川西北高原地区、成都平原及盆中浅丘区、川南山地区、川东北深丘区与攀西地区五大生态区饲草生产人员提供可参考的饲草种植利用技术,以提高种养效益。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发布饲草高产栽培技术指南。
该指南包括我省不同地区饲草品种的选择原则、不同地区气候概况、年四川省春播饲草品种试验、不同饲草类型饲草营养品质、春播饲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历年四川国审和省审品种等6大板块内容。
该指南重点针对3-5月份我省春播饲草春耕备播的重要阶段,提出了“及早整地、优选选良种、适时播种、合理搭配、减肥增效、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科学加工、分类贮藏”等9大春播饲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一是及早整地。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分散式、错峰式作业,及时备耕整地。对秋涝严重、土壤湿度过大地块,适时机械散墒,明水地块及时排水。对干旱地块,尽量少动土,采取少耕或免耕方式灭茬播种;确需整地的田块,可采取旋耕灭茬或浅耙茬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土地翻耕后宜用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针对去年特大暴雨产生的危害,建议种植业主对排水不好的地块深挖排水沟,畅通排水设施,避免饲草发生涝害。
二是挑选良种。根据各地自然生态及生产条件,选择熟期适宜、持绿期长、抗逆性强、抗病虫害、适宜机械化作业且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饲草品种,并在具有正规经营许可的公司购买,且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青贮玉米、高丹草等推荐购买具有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三是适时播种。根据各地气温、土壤墒情、品种特性、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等确定最佳播期,一般5cm地温稳定达到10℃左右开始播种。对墒情适宜且土壤状况、地温达到播种条件地块,适时早播、抢播。对涝渍地块,加快散墒并适时播种;如适播期内仍难以达到播种标准,及时改种早熟品种。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饲草徒长,产生大面积倒伏。根据情况,播种后3~5天喷施除草剂。对于多年生狼尾草属、饲用玉米、饲用高粱等年前种植饲草,于四月下旬-五月上旬刈割第一次,以提高分蘖和后期产量。种植面积较大的业主,合理选择多个饲草品种,并分期播种,以降低种植风险和后期收获压力。
四是合理搭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饲草产量,饲草生产者可选择青贮玉米与大豆套作、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果草套作、双季玉米与燕麦轮作、青贮玉米+高丹草+黑麦草轮作,青贮玉米+刍玉1号+麦类轮作等多种饲草高产栽培模式。因此在春季播种时,要根据用途,选择适宜栽培模式,并确定合理播期和适宜密度。
五是减肥增效。根据饲草的品种特性、肥力需求规律、刈割次数、地力条件、土壤墒情等,综合运用沼液沼渣还田、土壤深松、套作豆科饲草、增施有机肥等,如无有机肥,可购买有机无机复合肥,降低化肥投入。一般氮肥总量的40%作为底肥、60%作为追肥,磷、钾肥全部做基肥。川西北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一次性施够底肥(~kg,N-P-K:15%-15%-15%或相同效果的有机肥),后期无特殊情况不需追肥。随着气温升高苜蓿、燕麦、黑麦草等秋播饲草进入快速生长期,根据饲草长势,及时追肥。苜蓿追肥以磷为主,麦类饲草以氮肥为主。
六是绿色防控。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