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尤其孩子处在长高的时期,父母更重视买很多的营养品来帮助孩子长高长个。不过,父母认为的那些“营养”食物真的能给孩子带来营养吗?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1.1亿的儿童是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父母也不还知道孩子是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那么儿童出现隐性饥饿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应该如何给孩子吃得最科学和营养呢?
一、营养不良与吃有很大关系
关于营养密度,可以这样理解:是指食物中一个单位能量所含有的重要营养素的浓度,这个计算是为了预防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处在0-14岁的儿童是成长发育的高峰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够给到儿童充足的营养,那么发育会呈正常的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发育迟缓以及新陈代谢紊乱等现象。因此,父母有必要懂得按照营养密度的高低来科学给孩子提供营养。对于一些没有营养,且“占肚”的食物就要拒绝了。
二、生活中一些“假营养”东西
1、骨头汤
汤类主要成分是水,基本上没有什么营养,吃多也会容易长脂肪。而不少的父母会认为,汤水能补钙,其实,这汤水是属于低营养密度的东西,里面所含的钙比白开水多一点点。所以,如果想通过喝骨头汤来补充一天的钙,那么是非常不靠谱的。在这里,建议父母多让孩子吃汤里的肉,这样才会更好的补铁、锌、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
2、白粥
白粥也是属于低营养密度的食物,因为它大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对于低龄孩子来说,胃口小,所吃的每一口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不要以为让孩子把一碗白粥吃完了就可以了,其实这是满足不了孩子的营养所需。在这里,建议父母在米粥里加上红薯泥或者是菜肉碎,这样能保障孩子补充到、锌、维他命C等营养素。对于有咀嚼能力的孩子,可以适当加上固体的主食。
3、果汁
有研究表明,一岁以内的孩子不适合喝果汁。主要是考虑到果汁的营养素比较少,因为在榨成汁之后,营养密度已经大大减少了。所以,孩子喝再多的果汁,也是在摄入过多的糖分,而这容易发生肥胖和长龋齿的情况。在这里,建议父母给孩子吃完整的水果。如果年龄较小,可以先从不果泥开始,再过渡到水果片。
想让孩子长得壮,就要根据营养标准来进行,像平时可以选择玉米、高粱米、黑米等高营养密度的主食,以及选择西兰花、菠菜、小油菜等高密度的蔬菜,另外,对于肉类食物,可以选择三文鱼、鳕鱼、猪肝等高营养密度肉类。如果能做到营养均衡,那么孩子长肉、长个就会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