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2678.html多彩贵州网讯(记者杨娅)8月13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通告显示,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抽检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罐头、酒类、冷冻饮品、粮食加工品、饮料12类食品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执行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批次,不合格样品13批次。
不合格产品涉及酒精度、酸价(以脂肪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铅(以Pb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菌落总数、铜绿假单胞菌指标。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p>
一、贵州德旺佳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桂林万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磨浓香黑芝麻糊,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二、贵州咏福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凤冈县兴盛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土溪皮蛋,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三、凤冈县金生酒起烟酒行销售的、标称贵州省凤冈县禽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土溪皮蛋,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四、标称六枝特区青塘山泉水厂生产的山巅清泉天然山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五、安顺市西秀区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贵州天地之源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土豆粉(湿粉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六、标称贵州乌蒙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黔露凌(浓香型白酒),经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检验发现,其中酒精度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贵州乌蒙酒业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七、纳雍县家乐购购物广场纳雍店销售的、标称贵州天地之源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土豆粉(湿粉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八、标称贵州智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宫御膳冰杨梅(果蔬汁饮料),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九、贵州欧乐购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酒厂生产的黑糯米酒,酒精度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贵州省瓮安县华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贵州忠意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忠意高粱粑,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一、贵州省瓮安县华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贵州忠意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忠意饵块粑,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二、标称贵州迎峰山泉绿色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十三、标称贵州好未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原味花生(熟制),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市(州)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黔南州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州)市场监管部门应按规定的时限和要求,将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及时向省市场监管局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延伸阅读:
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一、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时,毫升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是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
二、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以脂肪计)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既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导致肠胃不适。《黑芝麻糊》(GB/T—)规定,黑芝麻糊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为5mg/g。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
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产品中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中规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葵花籽除外)的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为0.50g/g。过氧化值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使用劣质原料进行生产,或是企业的生产工艺不达标,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也可能是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所致。
四、铅(以Pb计)
铅(以Pb计)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可能危害神经系统等身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规定,皮蛋中铅(以Pb计)的限量为0.5mg/kg。造成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禽类食用含铅过多的谷物或饲料,在产蛋过程中富集到蛋里;也可能是在皮蛋生产过程中,由原料或设备等迁移带入。
五、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产生铝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粉丝粉条(干样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mg/kg。土豆粉中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商家过量使用相关食品添加剂。长期摄入铝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影响人体对铁、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
六、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规定,糕点中的菌落总数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CFU/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规定,液体饮料[活菌(未杀菌)型乳酸菌饮料除外]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超过CFU/mL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CFU/mL。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或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七、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规定,包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检出。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饮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记者:杨娅
编辑:罗亚楠
编审:李柏杉
审签: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