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露时节养生建议护四处吃三样喝二粥二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工作室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72470.html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以后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转凉的象征。这时候昼夜温差大、天气干燥,因此养生要注重保暖和润燥。


  入秋后,虽然岭南地区天气仍较炎热,北方地区天气已然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做好防护,才不怕寒邪侵袭。


  白露时节护四处


  ...


  1、护肚脐


  


  肚脐又名神阙穴,属任脉,是人体的重要穴窍。


  一旦神阙受寒必伤脏气,引发腹痛、腹泻、脱肛、痛经等疾病。


  因此,天气转凉慎穿露脐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朋友最好穿上睡衣,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2、护后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要护住阳气,以抵抗寒邪侵袭。


  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如果后背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


  因此,养阳首先要暖背,平素怕冷者可多晒太阳晒背部,用阳光之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的不足。夜间入睡要撤掉凉席,谨防寒邪入体。


  3、护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吹风受凉后容易出现头痛,这是因为受凉后寒邪直中经络,损伤阳气,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所以,白露期间如需空调降温,一定要注意护好头部,避免直吹。


  4、护双脚


  


  俗话说“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换掉凉鞋,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


  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腿寒的朋友还可加入艾叶煎水沐足,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


  润燥吃三样


  ...


  梨


  


  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直接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润肺止咳。


  一般人生吃即可,小孩或是脾胃弱、体质虚寒的人最好蒸熟后吃,也可以把梨皮削下来与梨肉一起放到锅里煮水喝,吃梨肉、喝汤。


  藕


  


  秋季,鲜藕开始上市,生、熟皆可食。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如果是生吃,一般用来榨汁。秋季时节,天气干燥,很多人会觉得咽干、皮肤干燥或者便秘,可以将鲜藕汁、鲜梨汁、鲜荸荠汁、甘蔗汁等混合,缓解干燥和便秘。熟吃可以炒藕片,莲藕炖排骨等。


  蜂蜜水


  


  秋季干燥,入秋之后,每天喝水时,最好有两杯蜂蜜水。用温水把蜂蜜调开,一次一两勺,可以加一两片柠檬提味。


  不过要注意的是,蜂蜜水更适合于体型较瘦的人,如果体型偏胖,最好多饮茶水。


  白露时节喝二粥二汤


  ...


  顺安白露育肾粥


  在白露节气前后3天,可每日中午及傍晚各服顺安白露育肾粥毫升,对补肾养髓、宁神护心大有益处。


  


  :


  取枸杞子30克,粉丹皮9克,生地、杭白芍各6克,洗净,用纱布包好,与黑米、红高粱米各9克一起,洗净,加入清水毫升,大火煎煮。水开后,改小火,再煎煮约15~30分钟,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味。将纱布包自粥中取出,取粥服用。


  糯米阿胶粥


  秋天气候干燥,女人更需要对自己好一点,熬一碗属于女人自己的补血粥品。


  


  :东阿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可养血止血、滋阴美容。


  注意:每日早、晚温热服食,3天为一疗程。应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南杏仁炖雪梨汤


  


  南杏仁12克,雪梨一个,白砂糖30克。


  先将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块。将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齐放进炖盅内,加清水毫升,隔水炖1小时后,饮汤食雪梨。


  本汤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润肺的作用。


  生地石斛瘦肉汤


  


  生地15克,石斛10克,瘦肉克。


  瘦肉洗净,加生地、石斛煲40分钟后,调味。


  凉血养阴通便。适用于口舌生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