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扑尔敏暴涨再现乔家大院高粱霸盘场面供 [复制链接]

1#

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黏膜过敏,以及缓解流泪、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这样一款原料药,原本每公斤价格尚在两三百元徘徊。去年下半年时,市场逐渐出现断货迹象;今年8月份以前,市面上每公斤价格已被爆炒到上万元。

掮客横行

“扑尔敏不单单是大幅上涨,是涨了还买不到货。”在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中,不止一位药企人士如是反映。

成齐(化名)是一家上市药企的采购负责人。据他回忆,有一年多时间,很难从市场中买到货。“去年市场出现这个苗头时,我们企业还有些储备的。到了去年11月份,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你正常报价了。”

之后愈演愈烈的行情超出成齐的想象。与公司合作多年的生产厂家一时也基本失联了。“8月7日之前,找我们的人很多,但我们想找的人却联系不上。”成齐口中的“这些找我们的人”,有山东的、有四川的、有湖南的。成齐透露,这些人反复跟他谈一些类似的合作方案。

“身为大企业,我们是很反感从中间商那边拿货的。他们会琢磨你们企业用什么原料药,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捆绑要求。譬如你买不到货了,他就说你可以跟他们买,但你要跟他买别的东西,但别的东西价格又特别贵;或者另外一种要求,他会提出,你终端的药品,涨价卖出去,他们让其他人买不到货,就你家可以生产,但他们要跟你谈制剂分成。”成齐说。

另有其他药企人士王和(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般的采购行规,采购时要提供资质。本来是一笔很简单的买卖,双方符合要求了,就可以进行了,但现在供货的一方,花样繁多。“你买的时候,他们会要求你去找谁谁谁。买的过程,有可能给你开出一个很高的价格;也有可能会跟你谈制剂分成,即要求你制剂厂家每卖一片制剂产品时,要返多少费用给他们,跟专利费差不多。针对各家企业的营销政策不太一样。如果制剂企业规模大一点的话,供货方提出的要求可能相对会低一点。”

对于药企而言,扑尔敏原料药成本上涨后,进而压缩制剂原本低薄的利润空间。

“原料药的问题,导致我们无法完成一些生产指标。我们也跟公司董事长汇报过,我们生产的这个制剂是基本药物,利润很低,还不如把手里储备的一点原料药卖出去挣的钱多。很多企业走投无路下跑来跟我们借原料,我们又不是销售方,也不能随随便便借出去。我们董事长亦很坚持,认为企业还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要维持这个制剂的生产。我们也担心,后续会不会再买不到原料药了。”成齐说道。

原料药价格上涨后,带来的是连锁效应。“我们除了扑尔敏相关的制剂品种外,还有其他类似的品种;但对于一些品种少的企业,一旦原料药价格涨价,就举步维艰。企业也不能亏本生产。有些制剂,是中标产品,也无法随便涨价。”王和表示。

巧合的生产线改造与进口经销商易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的信息显示,国内有6家企业拥有扑尔敏原料批文,分别是万全万特制药(厦门)有限公司、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河南九制”)、沈阳新地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沈阳新地”)、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下称“现代哈森”)。另外,还有一个进口原料批文,由印度企业SupriyaLifescienceLtd.(印度塞博利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印度塞博利亚”)持有。

其中,现代哈森是A股上市公司现代制药(.SH)旗下的控股子公司。现代制药证券部相关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现代哈森一直有从事扑尔敏生产,但仅仅接受人家委托加工,并不直接对外销售。“生产规模也不大,只赚取中间差价。”

去年12月份,沈阳新地因涉嫌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等相关规定,被辽宁省食药监局收回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并进行立案调查。

现代哈森和沈阳新地排除之后,有能力供应扑尔敏的企业已经屈指可数。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国内整个扑尔敏市场总量,大概在吨左右,进口方面占到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剩余的是国产,其中又以河南九制为主,其一年产量可以达到吨。

河南九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