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碳水化合物营养与谷物使用答疑解惑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0.html

-----广告----

10月22日下午,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华信共享智库承办,蓝谷中微独家冠名的“大型公益系列直播——说透饲料技术那些事"第6期”碳水化合物营养与谷物使用”的直播论坛圆满结束。在这场直播中,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外务校长明根教授受邀分享了主旨报告,新希望六和集团饲料研究院副院长李勇博士、温氏股份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执行总经理谭会泽博士受邀针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享交流,畜牧饲料行业资深技术总监吕明斌博士全程进行了精彩主持。

互动主持:

吕明斌,畜牧饲料产业资深技术总监

互动嘉宾:

明根,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外务副校长

李勇,新希望六和集团研究院副院长

谭会泽,温氏股份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执行总经理

Q1、第一个问题,不同谷物的糊化温度,是用谷物或者用谷物淀粉测定的,还是在日粮中测定,用的什么方法?请明根博士回答。

明根:糊化温度的测定是测的分离出来的淀粉,不是在谷物或者日粮中的。关于淀粉糊化温度测定的方法有很多,新的光化方法,用不同仪器扫描的方法等很多,这个如果需要,私下用E-mail交流。

Q2、第二个问题,也是提给明根博士的,在您报告中关于料型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ppt中,其中中鸡颗粒饲料再粉碎,淀粉消化率显著提高,但采食量降低,是否有料肉比和出栏体重的数据?整体看,肉鸡饲料制粒后再粉碎的意义在哪里?是有利于肌胃发育和肠道健康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用再粉碎,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明根:此问题问的非常好,而且观察的非常细致,该实验料中纤维的含量不高,粉碎后,淀粉的消化率提高,采食量降低,降的太多,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料肉比不好。对于白羽肉鸡来说,一旦放开采食,那么开始就是大量采食颗粒料,肌胃不发达的情况下,食物不存在于前肠道,而是大量存在于小肠里面,如十二指肠里面,而动物本身肠道的消化机能不足以完全消化掉食糜中的淀粉,越往后,就消化的越少,那么最后流失掉了。如果加入高纤维,且将颗粒料中的淀粉再粉碎,那么第一,高纤维促进肌胃发育;第二粉碎后的淀粉则停留在前肠道的时间较长。那么,能够控制食糜消化的速度。所以,纤维的添加,尤其对小鸡的前肠道的发育有好处。

吕明斌:也就是说,在小鸡料里面,就应该引入一些结构性纤维,使采食的颗粒料能够在肌胃停留时间更长,且研磨。然后按照一定的速率,推动到前肠和后肠,进行消化。

Q3:第三个问题,请另外两位嘉宾谈谈在企业中,两位在实际设计配方的时候,在今天之前有没有考虑过淀粉的特性,如支链和直链淀粉,蜡质玉米的直链淀粉几乎为零,抗性玉米淀粉的直链能达到50%以上,在两位公司中,是如何区别使用的,另外用小麦、高粱替代玉米上,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李勇:的确,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发现,正常的玉米中60%的淀粉中有15~20%是直链淀粉,如果是糯玉米,那么它的直链淀粉低到5%以内,也就是说支链淀粉占比在95%以上,所以相对于糯玉米,普通的玉米的支链淀粉含量低了很多。因此,在使用中我们也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