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多味甜的芦粟,又被称作“甜高粱”,是老底子本地人噶三湖必备的夏秋“零食”之一。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面积种植本地芦粟的农民越来越少,市面上已经很难发现本地芦粟的身影。
芦粟
10月中旬,正是晚芦粟成熟之际,村民庞夏莺正在田间收割芦粟。虽然没有大面积种植,但几乎每个村民都会在自家的自留地种上那么几十根,待到成熟时可以随时吃上一口解馋。
据介绍,判断芦粟是否成熟、够不够甜主要看芦粟籽的颜色,颜色泛红则保甜。小编随意挑上一节芦粟撕开外壳,翠绿色的芦粟秆嚼上一口,汁水溢出甜津津,十分爽口。
庞夏莺表示,10月的晚芦粟相比8月份的早芦粟口感较软,有红色糖心的芦粟比白心的芦粟更甜。
每逢夏季,大裕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芦粟吃芦粟的习惯。
庞夏莺说,每年自己家的芦粟,除了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扎扫把,老一辈农村人都喜欢将芦粟籽扎在一起当扫把用。将芦粟籽采下后,放在烈日里晒干,再将6至8束芦粟籽捆在十字木棒上,一把芦粟籽扫帚就制作完成了。
还记得小时候吃芦粟的情景吗?
欢迎和小编互动留言哦~
编辑:张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