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图源:ins:u.uuee.e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中编艺术种类
第八章综合艺术
一、名词解释
1.大象无形[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大象无形”是老子提出的美学观点。"大象”原指一切事物的本原,后引申为封建帝王一统天下。“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谈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2.感悟[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感悟的含义是因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醒悟。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由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出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和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渐渐领悟,或瞬间开悟,它可以使人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感悟的产生,看似是因偶然触发而在无意识中创造性发生,实际是建立在艺术家长期艰苦思考的基础之上。
3.制片人[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广义上的“制片人”包含三重含义:①制片人是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摄制资金的策划人、融资人;②制片人是指在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③制片人是指影片或电视剧的投资者本人。制片人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工作。他们负责、统筹并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并且大多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等,可以说制片人是一部影片或电视作品的主宰与核心。国内知名的制片人有张纪中、韩三平、汪涵等。
4.栏目定位[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栏目定位是指栏目所确定的自身在现实中的位置、栏目所担负的任务和栏目的宣传对象。定位是一个栏目的灵魂,关乎方向,决定成败,准确而又清楚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拥有生命力的关键。栏目定位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①受众定位;
②节目定位;
③市场定位;
④收视定位;
⑤目标定位。
例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栏目定位为“五性”,即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
5.互动性[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其于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互动的类型主要有:
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
②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
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6.综艺脱口秀[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show”音译而来的,“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show》。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年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目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7.电视散文[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8.虚拟演播室[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
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C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9.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DLP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显示技术、GLV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0.直播[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11.戏剧
答: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其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在中国,戏剧是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的总称;而在西方,戏剧仅指话剧。世界各国戏剧都由古代的歌舞演变而来,逐渐发展成由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多种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构成戏剧性,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规劝的目的,并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12.戏剧的“三一律”模式
答:“三一律”是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指戏剧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单一,每剧限写发生在一天之内、同一地点的单一情节的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莫里哀。这种规则有利于剧作情节简练集中,但作为清规戒律,却束缚了戏剧的发展。18世纪以后,三一律逐步被打破。
13.类型电影
答: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14.蒙太奇
答: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组合、装配、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艺术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二、简答题
1.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中国传媒大学年研]
答:(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传媒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多媒体的视像文化。
(2)多媒体视像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的电子图像化
多媒体视像文化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信息的主流将是视像信息,或者说信息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像文化的发达充溢”。一切信息——图像(包括非电子类)、图文(图表和文字)、声音(包括语言)全被纳入电子图像系统。
②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
信息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是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构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视像文化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3)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多终端收视和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a.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受众将更多通过移动平台收看喜欢的电视新闻节目。
b.移动平台以网络为依托,观众可以随时选择任意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收看电视,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向接收成为必然的趋势。
②电视新闻节目概念将被泛视频信息流所替代
电视新闻来源将更加丰富多样。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成为各大媒体新闻来源的巨大资源。例如,随着微博技术的成熟,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目睹的新闻事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种发布方式的直接性、现场性是传统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必将使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
③受众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受众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消费电视节目,主动搜寻、即时互动成为收视中的常见现象,将改变电视消费的形态,必然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制播,改变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例如杭州电视台的《直播》节目通过跟踪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将投诉过程直播,并且作为一个全媒体、开放式的平台,除三屏(电视、网络、手机)互动、多点直播外,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中。
④新闻制作技术的立体化
台湾“动新闻”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虽然备受争议,但能够真实地展示出现场的情景,降低新闻制作成本。在民生新闻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演员再演一遍的方式制作;如果采用虚拟技术,用动画制作,可重塑当时的情景。随着3D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新闻可以在3D环境下播放,因此,可以使用3D模拟制作,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⑤收视将实现个性化订制
未来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获取个性化的资讯。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种需求意味着需要重构节目制播理念和模式,对事件进行更充分、更独家的报道。因此,面向未来,电视媒体要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全媒体化、个性化经营,根据分层理论和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⑥基于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公众会寻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的报道,新闻编排策略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未来电视媒体将全面融入数字化网络体系,传播渠道和消费方式都将改变,从而引发节目制播和
节目编排方式的变革,节目形态会更加强调延展性,报道更加强调全方位性;节目编排模式将更加灵活。
2.慢镜头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1)慢镜头的概念
慢镜头是用高速摄影而成的,1秒钟能达到48或96格,而放映的时候仍然是每秒钟24格,于是就产生了慢动作。慢运动,摄影上又叫升格。
(2)慢镜头的作用
①慢镜头能够将快速运动捕捉下来,分解后的动作有益于人们对其进行观察。
②慢镜头可以创造意境,表达诗意或哲理。
③慢镜头可以将人物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东西表现岀来,加强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
答:(1)传统戏曲日益凋零
戏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当时文化特征紧密相关的歌唱表演艺术样式。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中国传统形式的戏曲表演日渐边缘化。
此外,中国传统戏曲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重技艺轻理论的缺点使中国传统戏曲缺乏创新。戏曲作品多反映陈旧的内容,很难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2)传统戏曲振兴之策
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戏曲,应采取“抢救、发扬、继承、创新”的八字方针
①在受众目标上,应放弃固有的理念,准确定位,扩大观众层面,对受众目标进行市场调查,找准与受众的最佳契合点,精心策划、努力创新,使之不断适应当下的审美需求。
②在思想内容上,应创造现代质感强烈的形式,注重对戏曲的宣传和包装,加强与影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合作。
③中国传统戏曲应该走一条国际化的市场营销道路。立足国内,加强与国际艺术文化的交流。
④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其只有扎根于社会大众、跟随社会的发展、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