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陶渊明喝什么酒,酒量有多大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陶渊明喝什么酒,酒量有多大?

陶渊明喜欢喝酒,也喜欢在诗歌中描写酒,以至于人们说陶诗“篇篇有酒”。现代人说起陶渊明,往往很好奇:“陶渊明喝的是什么酒?他的酒量有多大?”问题很简单,可是回答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一千五六百年前的情况跟现在完全不同。

陶渊明把自己喝的酒称为“浊酒”“绿酒”,这实际上是指酒的颜色;又把自己的喝的酒称为“美酒”“名酒”“旨酒”,这是指酒的档次。提到“浊酒”的有《己酉岁九月九日》:“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陶渊明喝的最多的就是这种“浊酒”。提到“绿酒”的有《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提到“美酒”的有《和郭主簿》:“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提到“名酒”的有《饮酒》序:“偶有名酒,无夕不饮。”提到“旨酒”的有《答庞参军》:“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按照一般的说法,用蒸馏方法酿造白酒,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人们喝的酒,其酿造方法大致类似于现代的“黄酒”,但都不是“白酒”。根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七所介绍的酿酒法,当时的酒是用酒曲、蒸熟的米饭(也可以是高粱米)做成的。不过当时配制酒曲的成分比较简单,例如所谓的“河东神曲”,其原材料就是一石麦子、四种草药。先把六斗麦子炒熟,三斗麦子蒸熟,再把一斗生的麦子搅拌进去,碾磨成粉;又取“桑叶五分,苍耳一分,艾一分,茱萸一分(可以用野蓼代替)”,把四种草药煎熬成汁,搅拌在麦子磨成的粉内,之后做成一个个饼,这就是“酒曲”了。做好了酒曲,就按照1:2.5:10的比例将酒曲、水、蒸熟的米饭搅拌在一起,密封发酵,有了十天半个月,就变成酒了。现代人酿造黄酒,其原理与此相似,但使用的中草药较多,通常都有十几种,在工艺上也更讲究。

通过充分发酵、沉淀所得的酒,质地比较清澄,可以称为“清酒”,在阳光下呈现出微微青绿色,所以也称为“绿酒”。如果没有充分发酵,颜色比较浑浊,那就是“浊酒”。陶渊明经常要喝酒,家里也没有什么积存的酒,所以等不到完全酿好就要喝,那就只能喝“浊酒”了。偶尔得到比较清纯的酒,诗人就把它称为“美酒”、“绿酒”,但这与富贵人家喝的“美酒”是不能相比的。

陶渊明喝的酒,一般都是自己酿造的。《和郭主簿》说:“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秫”是一种高粱,可以用来酿酒,但高粱酿造的酒品质较差,远远比不上用大米酿造的酒。《齐民要术》说:“秫米令酒薄,不任事。”就是说“高粱酒”上不了档次。但高粱种植起来方便,在当时产量也比水稻高,所以家庭条件不好的陶渊明,就只好经常种高粱以酿酒了。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公家分配了亩田,他就准备全部种上高粱,用来酿酒,但他妻子不同意,陶老先生只好做出让步,划出50亩给妻子种水稻。

陶渊明经常喝品质较差的高粱酒,但有时老朋友也会给他送点好酒。《饮酒》序:“偶有名酒,无夕不饮。”“名酒”就是很好的酒,但只能偶尔得之。《连雨独饮》:“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这个“故老”送酒给他,说喝了可以成仙,表明这种酒放了很多药物,用以养生,当然就比较珍贵了。《答庞参军》云:“我有旨酒,与汝乐之。”“旨酒”也是很好的酒,潘岳《许由颂》:“恨无旨酒,奠公之灵。死而不朽,公有其荣。”可见“旨酒”非一般百姓所能饮。可以说,陶渊明“好酒”(嗜好喝酒)却很难喝到“好酒”!

陶渊明那么喜欢喝酒,那么他的酒量应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有一种酒精度较高的酒,“能饮好酒一斗者,惟禁得升半。”根据这种记载,一顿喝“一斗酒”在当时算是好酒量了。那么当时“一斗酒”有多少?根据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现代出土的东汉铜斗,容量大致在毫升左右;现代出土的西晋铜釜(铭文说“容一升”),容量为多毫升。又根据《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的酒类似于现代的黄酒,酒精度一般也就十几度。因此,在陶渊明那时代,能喝“四斤黄酒”就属于好酒量;当然,现代人能喝“四斤黄酒”,酒量也算不错了!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是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年),当时陶渊明46岁,估计那时他一个人也能喝“一斗酒”。没有一斗酒,就很难尽兴,高兴不起来。又如《答庞参军》云:“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两个人喝酒,会喝掉“数斗酒”,估计客人来了,他的酒量还会大一点,一次会喝掉一斗多。又《杂诗》云:“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个可能是形容酒太少,不足以尽兴。大致说来,陶渊明一次喝几大碗黄酒是没问题的,若是好一点的“黄酒”,也能喝上两三斤。

当时有个文人颜延之,比陶渊明小20来岁,因在寻阳做官结识了陶渊明,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后来颜延之到外地做官,给陶渊明留下了“两万钱”;陶渊明把这“两万钱”全部送到酒家,慢慢取酒喝。按照当时的价格,“两万钱”能买多少酒?这也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