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滦平十八盘村,有一个土地的坚守者 [复制链接]

1#

一个普通农村党员的朴素情怀

记滦平十八盘村土地的坚守者——马贺生

?马贺玲钱宝林

本文作者之一马贺玲与马贺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感情没的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马贺玲走出了大山沟,直到退休,再回十八盘,见到七十岁的大哥,心里竟涌出一股油然的敬佩之情,看着为十八盘村操劳一生而苍老的马贺生,马贺玲在心里说:马贺生啊,你才是一条真正的汉子,是真正的十八盘人!

▲退休后的马贺玲(前)与大哥马贺生在耕种自己的土地。

多舛的岁月

马贺生是回族,年12月16日生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平坊乡十八盘村。土生土长,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

那一年的腊月三十,他刚刚1岁过那么几天,18岁的母亲(姓程)因病离世,扔下他撒手而去。望着哇哇哭闹的幼儿,父亲马洪急的束手无策。当时他正担任岗子沟大公社书记,方圆几十里、多少个村的“土改”工作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他忙的一天也站不住脚,经常多少日子不进家门,没时间照顾孩子。询问几户本家和亲戚,都因孩子多生活贫困而无力再收养。实在没办法,最后把他送给了本村东队的羊倌徐殿忠、吴志英夫妇家中抚养。日子贫困、半饥半饱,七八岁就帮助干家务活,九岁开始在十八盘村小学念书,他到现在都不会忘记是康佳路、齐宝瑞老师教他读书认字。十三岁后,徐家生活实在困难,只好让他退学。从十四岁开始,他就在家专职上山割柴供灶火。十五岁就到东生产队放羊羔挣工分。当时徐殿忠的儿子徐林大他十多岁,整天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把他辛苦割来的柴火都变卖换钱去赌去嫖。年6月,十八盘大队已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他和徐林经过几次激烈的争吵之后,毅然决然地回到西队父亲马洪家里。经大队协商调解,马贺生每年给徐家六百工分,连续七年作为补偿。年4月,父亲马洪又续娶了妻子马秀珍,因马秀珍患有精神疾病,为了照顾家庭,组织调他回十八盘村任党支部书记。先后又生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年3月,下洼子和营房两村为了多分得土地,同十八盘村对马洪有意见的人串连一起,诬告捏造罪名,把马洪送进了监狱。后来全村几十口心善正直的父老乡亲联名签字上访担保,半年后被无罪释放。马洪心寒致极,发誓再也不当村官,永远离开了党支部书记岗位,当了一名生产队普通社员。十八盘村也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下洼子和营房两村多占了十八盘村若干亩山林土地。从此马洪在生产队下地、赶车,养活全家七口人。辛苦一年挣的工分买不回全家的口粮,老是欠生产队的帐,越积越多。妻子马秀珍因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到生产队劳动。老婆孩子冬无棉衣保暖,夏无干粮果腹,生活极为贫困。但马贺生还是特别庆幸,在外漂泊多年,总算回到父亲的身边,回到了属于真正自己的家。他每天天刚亮就到生产队下地干活,太阳下山才能收工,夜间还上山割柴卖了,买双鞋或做件衣服。夏天三顿饭,一顿稖面饼子,两顿疙瘩汤。冬天两顿饭,早上稖面饼子、酸菜汤,晚上高粱稖馇粥、芥菜缨。还按人分份吃,顿顿吃不饱。穿的棉袄多处窟窿露着棉花。酷夏三伏中午歇会,还得给自留地除草。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好心的本家大大马俊给他提个亲,虽然姑娘是个聋哑人,但因为男方家穷,女方都没乐意。

年7月4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将十八盘东西两队的南园地、下坑地一百多亩农田淹成一片汪洋,其中营房几十户住户都已进水、房倒屋塌,全村被迫都整体搬迁到坎上顺道地西头重新盖房。当年就减产粮食十多万斤,本来就不高的日值,又拉下好几毛钱。使本来就贫苦的日子又雪上加霜。为了防止洪水再次冲毁庄稼保粮食丰产,东西两队掀起了挡大坝、抗洪水运动,几十名劳力组成了突击队,在十八盘梁根起大石头,用全大队的马车、牛车往两里远的下洼子河套拉运,那时使不起水泥,垒大坝一茬是干插缝。全用几人抬一块的大石头,一座两米宽、三米高、五百米长的大坝,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拔地而起。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大坝还矗立在村子东头。

青春的骄傲

马贺生是个要强的人,从没向坷坎的命运低头。虽然家境贫寒,多灾多难,他只上了几年小学,但他还是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在劳动的空闲,挤时间学习文化,利用大队小队搞四清、文化大革命、斗批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驻村之机,学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老三篇、诗词、英雄事迹书籍,学写信写稿,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最终把自己锻炼成既能念报纸传达上级文件又能写发言稿写工作总结的行家里手。年,马贺生又回到十八盘大队西生产队干活。由于干活卖力不藏奸耍滑,年大队培养他加入了中共青年团,当了西生产队组长。年提为生产队副队长,并于5月1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提任为十八盘大队民兵连长,年4月提任为十八盘大队党支部书记。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当时十八盘村共东、西、小要子沟三个生产队,户,口人,亩土地,两千多亩荒山,年产31万斤粮食。除去交公粮,社员口粮不够吃,常年饿着肚子。为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决定把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高潮。当时学大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就是以平整土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最先要做的就是组织和带领民兵战斗在平整土地前线。九月中旬开始,全公社十二个大队全部集中在一个战场上劳动,叫作“大会战”。目标是河靠边,路上山,中间建成大寨田。口号是“早战鸡鸣、晚战星”。目标是粮食亩产上纲要(斤)过黄河(斤)跨长江(斤)。那年秋天刚割完庄稼,他就带领全村民兵赶往平坊大队参加大会战,并按照公社指挥部命令完成分摊的平整土地任务。十八盘大队民兵分别安排在平坊街的相对集中的农户宿营。吃的粮和菜由生产队供应,主要是小米、高粱米、玉米面、红薯,每顿都是白菜汤或萝卜汤。早上天不亮就吃饭,赶到工地后给各个小组量土方,因为是计件工分,中午吃饭之前基本没有休息,午饭在工地由大师傅送来。当时是“备战备荒”年代,各大队民兵连都在配备枪支。有时休息要组织民兵训练,晚上不到天黑不收工。就这样一干就是三个多月,过“小雪”了还在工地上。一直到天寒地冻实在干不了,指挥部才下令撤回。年会战点挪到大要子沟、路营大队。年到东山、十八盘大队。年给偏岭、于营两大队还工。不管到哪个大队,十八盘大队民兵连都是一支虎虎生风,多拉快跑,完成任务又多又好的突击队。在全公社广播大会上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至年连续三年,十八盘大队党支部被平坊公社评为先进党支部。年,县里派了工作队进驻村里“抓革命,促生产”。队长他们白天和社员一起干活,晚上开村民大会,内容是查找阶级斗争新动向。在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指引下,农业生产是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从县到公社到大队层层都有水利工程,冬季各个生产队都打大眼井,村干部每人包一眼,规定时间必须完成。马贺生主抓全大队前后共打了五眼大眼井,年12月13日,他带领大队民兵从公社平坊会战点撤回后,接着又在东门变压器那打了一眼大眼井,各生产队长每人又带领社员打一眼大眼井。他承包主抓的西队下坑地大眼井,井深8米,直径8米,井壁墙厚1米,是全公社最大的大眼井,用了四十多年,现在还在浇地。那时农民最大的愿望是吃饱肚子,可生产队亩产三四百斤,交完公粮,剩下连皮带水每人分至斤左右,又吃不上肉蛋奶等副食,一年口粮半年吃光,半年粗糠野菜充饥,种土豆、白薯五斤顶一斤粮食。粮食不够吃,当干部的托亲求友到外面借粮食,到红旗小营借粮食,去一趟就得三天两夜的,条件是借玉米要还70%的黄豆,30%的谷子。为了多打粮食,上边也是想尽办法。那时杂交品种刚刚引进。有两个高梁品种叫“晋杂四”“晋杂五”,可以密植,产量是高些,但高粱做出的窝头又苦又涩,真是难吃。有人总结出:“鸡吃不下蛋,猪吃吧嗒嘴,人吃拉不出屎”这话一点都不假。县里开三级干部会时,吃杂交高粱窝头,只有大队干部能吃得下。后来种小麦。小麦是大量需要水的,地不平不行,本来干旱地就缺水。地也不平整,怎么办?那也得先把麦子种上再“三促”。以麦促水(促使你打井),以麦促地(促使你平整土地),以麦促肥(促使你多积肥)。那时粮食产量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到秋天,公社便派人到队里盯着,丈量完玉米垛或仓子有多少立方后,马上挫一方玉米穗连同水分一称,便计算出这个生产队总产多少玉米,高粱也是连水带壳全部计算在产量内,各户分粮食也是如此,所以产量上去了,仍是吃不饱。上交完公粮,每人斤,多的斤。

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马贺生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带领社员致富,力图尽最大努力,让农民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改变一下十八盘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收获的喜悦

年春天,他组织西队社员往西小梁梯田上挖树坑,靠人工肩膀挑水,栽了多棵苹果树。又在全大队的山坡地上尝试人工栽培金银花、丹参等药材。年后,又组织全大队社员在东湾栽松树亩,小要子沟栽松树亩,三趟西沟栽松树亩。同时又新盖学校三间,米面加工厂三间,大队部四间。让西队的铁匠炉,东队的马车店、米面加工厂,卫生室药店都红红火火的运营,增加集体的副业收入。从到年,铁道兵11师52团在滦平县平坊公社境内修沙通铁路,经十八盘村北山的铁路线就有4里多长,十八盘大队不仅派出了十多名民兵配合修铁路,还在村东头无偿给铁道兵通讯连腾出五亩地做营房。并在土地使用、后勤生活等多方面给与照顾,军民关系非常融洽,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凯歌。使沙通铁路在十八盘村北山段没受任何干扰阻挠,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铺路任务。▲经过十八盘村北山的沙通铁路。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成了马贺生的学习榜样。十八盘大队开始向小岗村学习,将生产队划分成作业组,实行单产、单工、单计分的小包工计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工效、粮食产量都有提高。年,党的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下发,强调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贺生带领全大队党员学习领会中央文件,召开全村社员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并带领村干部到现场把全大队的土地、山林、人口等家底摸清,并制定了详细的分配方案和合同,按平地山地好赖搭配的原则,将土地、山林、牲畜、马车牛车、铁匠炉、马车店、各种生产资料,按户,口人,采取抓阄的办法平分下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使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劳动和土地的潜力较好地发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加上原来“大会战”搞的平整土地,再实行科学种田、又有杂交种子和化肥,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到了年,十八盘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并逐步向吃好、穿好、住好转变,老百姓的生活大有改观。▲马贺生家养的四头黄牛。

年,由于妻子有病,孩子小,家庭负担过重,他辞去了十八盘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在家种地养牛养羊,照顾妻子。

受托再出山

温顺的日子过了3年。年,乡政府和十八盘村民一致又选举他担任十八盘村村长。年十八盘同营房并村,原先两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全村总面积增加到6.8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亩,耕地面积.3亩。辖5个自然村,6个居民组,户,口人,其中党员60名。有少数民族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10%以上,满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70%以上。▲马贺生承包土地产的玉米。马贺生当大队干部期间,埋头苦干,两袖清风,给老百姓家办了多少事,帮了多少忙,他不记得,但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本账。他从不吃老百姓家的一顿饭,收老百姓的一份礼。他为集体出差办事都自带干粮,从不沾集体一分钱便宜。当支书11年,村长14年,这25年间。从没把个人家的花销拿到集体报销一分。县乡审计部门多次到十八盘村查账,没发现一分钱经济问题。他本人没有工资收入,忙活一年,只是到年底给提点工分,还不能及时兑现,社员每家还得往上交各种农业税等提留款,他还得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中间不知为了多少难,受了多少瘪子。他除了干好村干部工作,还得种好自己承包的地,养活老婆孩子。他养过多只羊,养了六年后又全部卖掉,那是为了全村人的更大利益。年他又买了一个骡子,拴了一架马车,种地耕地,上滦平县城西街掏大粪、拉垃圾挣俩零花钱。如今老百姓家家都吃饱穿好盖上大瓦房,他至今还住在那三间旧瓦房里,反倒成了本村第一批次的困难户。

▲不少人家都盖起了小楼,他还住在几十年不变的三间瓦房里。

▲如今已脱贫解困的十八盘村。

2年,他因耳聋、心脏病身体不好等原因,主动将村长职务让位给了年轻人。

眷恋的热土

交班给年轻人后,3年他卖了骡子,又开始种植7亩葡萄园。9年以后,又一边种地,一边养牛。到年底,他已卖羊多只,牛20多头,葡萄销售几万斤。他从年4月结婚,育有一儿一女到现在,日子已经大翻身,儿子在县城开了一个清真饭店,孙女在四川上大学,孙子在乡上小学,都很优秀,而他还是早出晚归在这块土地上忙活着。

别看十八盘是个方圆不大的地界,但它是个千年古村,文化底蕴十分雄厚,各种人才辈出。公元4年宋朝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每年给辽国的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等物品,自南京、燕京必经十八盘梁这个边关要塞运往辽国,宋朝使者高官名人王安石、包拯,文学家欧阳修、苏轼、苏颂等都在十八盘梁顶留有诗句。

▲古时宋辽交往必经边关要塞十八盘梁顶。▲滦平县政府公布,年所立的文保碑。说起这个村,解放初期就有公办学校,基本上整个岗子沟方圆几十里念高小都要到这里来。从解放以来,土改、三面红旗大炼钢铁、搞四清、文化大革命、唱革命样板戏、农业学大寨、修梯田、抗旱挖大垵、平整土地、斗批改、批林批孔等,不管哪个运动都走在前面,上级都会派精兵强将驻扎十八盘村,听党话、跟党走,始终跟党中央保持一致。“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十八盘”早已名声在外,光文化大革命之前在外工作的公务员、医生、教师、职工等就有几十人。在那个肚里吃不饱,穿的破衣烂衫,满山光光溜地没柴烧,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头仍然十足。当年,大队成立个俱乐部,业余剧团排演了很多知名评剧,象《三世仇》《白毛女》《夺印》《箭杆河边》《智取威虎山》《智取奶头山》《沙家浜》《红灯记》等等,本村和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看戏。那时村里没有电,冬天特别冷,戏台搭在露天广场,晚上演戏只是往台上挂两个马蹄灯,没有话筒等扩音设备,演员全凭嗓子干喊,可台上演的台下看的都那么投入,没一个喊冷和中途退场的,演到高潮,观众和台上剧情产生了互动共鸣,振臂高呼口号,弄得老少爷们都哗哗地流眼泪。其实这群演员都是本村的农民。他们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到俱乐部排戏,一排大半夜,没一分钱,一粒粮补助。用的道具也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放枪用的是鞭炮,胡子是割块羊皮粘上,大平头套个猪膀胱就变成个大秃瓢,最令人称奇的是扮主角少剑波、郭建光的竟一个大字不识,就是识几个字的也不能在很短的时间把大段台词背下来,为了尽快将戏排成演出,每部戏设一个吹台词的,演员在前台演,幕后一个人照剧本小声念台词,演员按词发声动作,这样一部戏半个月就能排成上演,观众还直叫好。文武场(乐队)里拉二胡板胡的,打锣鼓镲的都是十八盘村的,整个戏班子没请一个外村人,到县里汇演比赛十八盘村还取过第二名的好成绩。铁匠炉、大车店、石匠、木匠铺也都远近闻名。▲前两年,村旁来了个照相的,马贺生来了灵感,花了10块钱与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胡秀芬留了一张纪念照。十八盘村虽小,但他是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在解放以来七十多年的历史中,马贺生和他的父亲干了三十多年的村干部,在十八盘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回首马贺生的一生,在十八盘这块土地上,他干了山一样的活,流了河一样的汗,付出了精神与肉体的心血。不管外面世界多么诱惑,他都不为所动,时刻坚守着这片土地。建党周年,他的党龄是47年,还有3年,他就可以得到一枚入党50年的纪念章了。年7月9日

来源:老家热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