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的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
中国农科院山西农谷蔬菜花卉基地
山西农谷科创基地
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一角
祁县城赵镇修善村新貌
晋中国家农高区是山西现代农业的核心和中枢,又称为“山西农谷”。年金秋,又一次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同时在山西晋中举行,如此盛事,晋中独享,无疑昭示着晋中在“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征程中的卓越和超凡。
如果说纵横欧亚大陆、驰骋商界年的晋商是晋中历史上曾经的骄傲,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农业学大寨到晋中国家农高区;从三晋农业第一县到影响全国的乡村振兴(太谷)论坛……你总能感受到晋中大地萌动着如安徽凤阳小岗村的那份激情和果敢。一路走来,历史所赋予现时晋中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标签当属晋中农业。
深入晋中,在田间地头、在美丽乡村、在老百姓幸福的笑脸里、在不断蝶变的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里、在日益被新技术新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的思想里,你就会越来越读懂晋中农业的过去和现在。
创新无处不在,成果层出不穷,变化日新月异,在此仅选取几个主题片段来感受一下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不同风采。
有机旱作农业实现“新突破”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明确指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有机旱作”是破解我国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所谓有机旱作农业就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的理念、技术和元素而形成的一种特色农业。传统农业追求产量,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造成面源污染,危及食品及生态安全,加之山西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安全优质高质量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正是解决此二者的根本之策。
晋中市寿阳县,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虽有百万亩耕地、百万亩林地,但境内沟壑纵横,十年九旱,是典型的雨养农业、旱作农业区。如何摆脱传统农业的困境,该县果断选择有机旱作农业先行先试,实现了全县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从年开始,位于寿阳县的嘉禾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遵循有机旱作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探索出“三控三增三提升”的玉米旱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通过控肥、控膜、控药,增加植株密度、增厚耕作层、增加机械使用率,推动地力提升、产量提升、品质提升。
通过实施有机旱作农业,该农业示范园区的玉米种植已连续三年亩产突破公斤,使“吨粮田”成为现实,创造了山西省旱作农业高产新纪录,比同等地力增产32%,每亩增收元。
年9月6日,全国旱作节水农业交流会在寿阳县召开,与会农业部的专家高度肯定了该县“深松、密植、减肥、禁膜”这一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被专家誉为全国旱作玉米生产最高水平,并示范推广了寿阳县的嘉禾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吨粮田”经验。
通过实施有机旱作农业,寿阳县整体实现了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成功转型,连续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旱垣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全省优质杂粮基地县等“重量级”称号。
以寿阳县省级示范县和省市级示范片为依托,晋中市以实施“百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为重点,通过辐射带动,推动耕地质量提升等十大工程,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促进了全市有机旱作农业高效发展,持续推进有机旱作示范市建设。
在操作层面,晋中市建立了由名省级专家、20名市级专家组成的有机旱作农业专家库,大力推行“行政领导+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基地+合作社+示范户”的包联责任制,为全市有机旱作农业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
在太谷县北六门村的山西田森蔬果种植基地水肥自动化控制中心里,来自西班牙的农业专家Ferlin正在精细地查看番茄的水肥施放情况。作为有机旱作农业推广的主要形式,水肥一体化具有省水、省力、省工、高效、少病虫害等优点。基地技术主管畅晋丽告诉记者,园区内有92个拱棚、46个日光温室,累计10.48万平方米的种植面积,仅需要员工30多名。相较于传统农业,节水量竟达三分之一,亩均产量大约可提高一倍。而在太谷区范村,近亩荒山荒坡、撂荒地上建起了智能有机旱垣温室。这不仅高效利用了荒山荒坡、丘陵地区土地,还通过运用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让温室人力成本节约40%、节水60%,实现了“大棚上山、平川种粮”的愿景。太谷围绕本地特色发展的功能杂粮、功能食品已销往全国各地。
“在政府的引导下,让科研人员闯路子,让农民享受科研成果。以旱垣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为例,通过先行先试,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更率先探索出了北方旱作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晋中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太谷区委书记、山西农谷党工委书记刘伟告诉记者。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告诉记者:“晋中11个县(市、区)积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全方位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初步形成了有机旱作玉米、高粱、谷子、荞麦、火麻、茴子白、葡萄、苹果、酥梨、知母、黄芪等15种典型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通过有机旱作封闭示范县、片、区的建设,带动了全市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如果菜节水灌溉、生物节水、免耕少耕、深翻深松等技术措施。”
年,晋中市成功申报“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目前,全市已建成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19.57万亩,其中:省级示范县寿阳县实施3.21万亩,12个省级示范片实施1.38万亩,24个市级示范片实施2.66万亩,10个有机旱作玉米深松密植示范区建设12.32万亩。
在推广有机旱作农业的基础上,晋中市高瞻远瞩,进一步瞄准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绿色品牌建设,强化标准化生产,推进整体生态优化,实现全产业链升值。截至目前,晋中全市已完成了38项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涵盖传统作物、蔬菜瓜果、中药材等。推广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个,其中,无公害产品个、绿色食品95个、有机农产品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3个。
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告诉记者:“通过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建设,推动了全市耕地质量提升、农资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实践证明,有机旱作农业加快了全市农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可以说,有机旱作农业的晋中实践正在为山西全省域有机旱作农业的推广开路铺基。
聚焦“特”“优”现代特色农业“新成果”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时,明确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稼祺藜麦研究院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有建成的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成为有机旱作农业的先锋。现有藜麦米、藜麦面粉、藜麦酒等藜麦系列产品,存储0份藜麦种质资源的冷库一所。目前,正在立足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成立藜麦国际研发中心以及旱作藜麦基因编辑研究院,进一步优化藜麦的营养特性,建立全球藜麦研究院。为山西乃至全国、全球范围的“特”“优”农业示范引领。
太谷区范村镇,晋中国家农高区的核心优势产业基地。
范村镇范村往西,一大片平坦开阔地里,整齐排列的现代温室大棚格外壮观。这里是由山西东辉世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开发的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与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伍,是先正达的发展定位。其先后与世界农业技术领先的中化农业、先正达、拜耳公司合作,引进和应用世界先进的种子、苗木、植保、作物生产技术,建成国际领先的平方米荷兰现代化玻璃温室、平方米以色列现代化玻璃温室、亩可移动膜结构日光温室和亩标准化林果基地。引进培育了先正达、德国拜耳、荷兰瑞克斯旺、美国、日本、台湾、山西农大多个新品种,筛选出适合山西推广的品种37个,以现代农业生产示范为手段,辐射引导山西“特”“优”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在该示范园区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药用作物、果树作物、花卉作物和市民农田”七大板块,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循环农业和高科技装备农业的示范引领,同步建设亩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基地,全面开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而在风景秀美的范村镇格子头村,由山西田森集团投资,与西班牙财富集团、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番茄小镇格外引人注目。
该项目首期投资20亿元,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番茄工厂化种植、岸珀酒庄、番茄博物馆、功能型番茄深加工厂、番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萌宠动物园、新农村改造等,旨在以打造中国蔬果型番茄生产区为目标,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产供销+全产业链联动的乡村振兴模式。目前,已经完成投资6.3亿元,其中15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单体全环境智能控制玻璃温室已闻名遐迩。
全套引进欧洲番茄种植品种、技术和管理模式,“杜氏番茄”系列产品通过欧盟GAP等质量认证。番茄小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经建造改进大棚0多个,可带动番茄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10万元。目前,番茄小镇自有生产种植基地四个,占地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番茄种植余亩。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以新技术引领的“特”“优”产业几乎遍布太谷全区域。
晋汾白猪。这个由山西农业大学三代畜牧科研人员历经30余年协同攻关培育成功的国家级生猪新品种,也是我省唯一的国审猪品种,同时也是我省禽畜种业领域16年来首次有望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品种。晋汾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强、易饲养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全国11个省份推广养殖。
有机旱稻,又名陆稻,具有耐旱能力强,适应旱地、坡地、山地等缺水环境,是山西省首次在太谷区首次试种的有机稻谷品种,采用国内具有领先专利技术的大型机械,集耕作、播种、施肥、浇水、掩埋五位一体,提高了种植效率,更主要是适应了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实践证明,该品种亩产量高,又有中储粮批量收购做后盾,可有效促进农业立地条件差的山区农村致富。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各种“特”“优”高科技新品种随处可见。
脱毒苗木快繁技术是一个亮点。该示范园区开发的草莓、核桃等脱毒苗木快繁技术,申请专利12项,收集保存了0余份优良种质资源和6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据悉,示范园目前年生产优质脱毒种苗0万株,技术和产品辐射全省及内蒙古、陕西、河北等地。
目前,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草莓硅谷”。据介绍,示范园与吉林省蛟河市草莓研究所合作,建立及推广“草莓三级育苗体系”,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品种两个,“草莓硅谷”建成后每年将为全国三分之一的种苗用户提供10亿株安全脱毒草莓种苗。
在巨鑫,南菜北种项目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