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篇纪实小说大地的纹路四杂交种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www.xxzywj.com/m/

图文/北地村夫

第四章杂交种子

稍户营子基点改种新品种示范成功,引起蒙东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要大面积推广。年初,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汤建军、农业局局长瞿祥东从辽南购进大批量的辽杂1号高粱种,并按县委书记虞锦程的意见,就辽杂1号高粱推广问题写出文章,在县报和市报上发表。随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三级干部会,动员改种新品种。可是一提到“杂”字号高粱,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已经在当地广为种植多年的“晋杂5号”高粱,“晋杂5晋杂5,不好吃不好煮”。为了解心疑,会议期间特意做一顿辽杂1号高粱米饭给三级干部品尝,大伙边吃边夸它是“二大米”。会议临结束,领导同志郑重地发给每位劳模2.5公斤高粱种做奖品,嘱咐他们要带头种。

万事具备,只待春播开犁。偏在这个时候有个业内人士在《边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辽南种植辽杂1号高粱存在倒伏问题,提醒蒙东县大面积推广要考虑后果。这篇好心提醒文章的威力不亚于一场暴风雨,一时给不明真相的干部群众心里投下了阴影。

已经运回辽杂1号高粱种的乡镇不敢销售给群众,没运走的还想再等等看,不想再抻这个头。他们都认为报上登的文章说的没错,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辽杂1号高粱是不是太冒险?

事已至此,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事关全县人民的饭碗端的牢不牢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孟明辉身上。

县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请涉农部门各有关局长,各乡镇长、各农科站站长全数出席,而且要带着录音机。包括那篇文章作者在内的准备泼冷水的一些人也闻讯赶至,但被拒之门外。孟明辉听说后,就跟会议组织者说,请他们进来也无妨,但不能搅局,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会后表达。

孟明辉不慌不忙有板有眼的一番阐述顿时让大家心悦诚服。辽南种植辽杂1号高粱存在倒伏问题不假,但在我们蒙东县种它就会笔挺溜直地站着,为什么?依据有两条:第一,辽南一带属于暖湿带湿润或半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大,年平均降雨量在到毫米之间,高粱株高为2米多,最高的达3米,高粱秆的第2节间距较长,一般为20厘米。蒙东县属于辽西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不超过毫米,高粱株高不到1.6米,长得粗壮、墩实,对倒伏与否起重要作用的第2节间距不超过10厘米。第二,栽培方式不同,辽南种垅台,辽西种垅沟,培土多,高粱的根底牢固。所以,不会倒伏。孟明辉最后提高嗓门说:“再退一步讲,即使辽杂1号高粱倒了,也比现有老品种站着的产量高!”这不是凭感觉估计出来的,而是在过去一年种示范田的过程中测试出来的结果,大片示范田并没倒伏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那篇文章的作者听完报告后,紧紧握着孟明辉的双手说:“孟专家,给您添麻烦了!”

与此同时,孟明辉还主动提出要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搞个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单产指标要求:高粱、玉米各斤;花生斤;谷子斤;大豆斤;芝麻斤;向日葵斤。高产竞赛面积亩。如果不达标,省农科院甘愿受罚!

结果,蒙东县当年推广辽杂1号高粱20万亩,根本不存在倒伏问题。与此同时,玉米、谷子、杂粮等一批新品种也大面积推广开来,亩高产竞赛田全面达标。原来蒙东县粮食总产正常年景为2亿公斤左右,仅仅是推广新品种这一项便大幅增产1亿公斤。

这更进一步坚定了蒙东县政府的决心,来年要全面铺开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先期进行解决掉的,这就是购种资金问题。杂交种子虽然有优质、高产、高抗病性等诸多优点,但是与常规种子相比却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就是不能像以往一样自行留种,必须年年购种。蒙东县本就是出了名的贫困县,想要大面积推广杂交种,每年每家每户就要凭空多支出一笔购种钱。都知道种植新品种能增产增收有账可算,但那是秋后算账,眼前的困难还是不太好解决的。

如何降低种子成本,尽量减轻农民负担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自古以来自产自销就是最便利的降低成本捷径。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人想到了省农科院。如果由县种子公司出面与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省农科院负责出品种、出技术,县种子公司负责种子繁育和销售,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万全之策吗?就这么定了!双方一拍即合。

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接下来按照杂交制种技术流程,选地块、落实隔离区、控制播期、促父母本花期相遇、去雄去杂、人工辅助授粉、割除父本行,最后是收获入库。这是一项很有难度的技术工作,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行业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每一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否则的话,结局就是满盘皆输。

按理说蒙东县种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种子公司,省农科院也抽调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全程予以配合,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因素,这次的合作应该说还是很顺利的,前景是被双方看好并寄予厚望的。让孟明辉没有想到的是,其中有一个名叫靠山屯的亩玉米制种田,还是出了意外。

问题就出在最后去除父本一环上。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在人工辅助授粉结束后,父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及时予以割除,提高母本田通风透光率,以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以及加快后期籽粒降水,同时也可以防止在收购时掺杂进去父本,影响制种纯度。虽然这道程序并不复杂,技术人员也已经及时开展了现场操作技术培训指导,并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可是就有人不遵医嘱,留下了后患。

这个靠山屯本是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自然条件不错,却是首次尝试制种。刚开始时,村民还真是很听话,让干啥就干啥,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可是到最后去除父本这一环时,就有人动起了歪脑筋,打起了小算盘。这个所谓的父本从小苗开始到现在已经抽穗,这时候你让我割了扔掉,多可惜呀!于是这部分父本就偷偷保留下来,与母本一并收获,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了大部队。

另外,还有个更为恶劣的行为也影响了这批种子的纯度。按规定,区域制种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隔离繁育制度。之所以选中靠山屯这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来制种,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制种区周边隔离带至少保持在米以上的空间距离要求。可是,隔离带之内却有一户农户等大家都播种完之后,偷偷地在自家屋后的一个隐蔽的小山坳里种了一片生育期较短的黏玉米,花期恰好赶上了制种田的授粉期。因为周围树木遮挡,工作人员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可是人家种子公司也不是吃素的,一经检验,这批种子纯度不够,属于不合格产品,按照合同规定,不能予以收购,只能转作普通商品粮处理。按照平常年景说话,一亩制种田的收入大约在元左右,如果作普通商品粮处理,收入在元左右,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大了。掺杂使假的只是一少部分人,却直接影响到了全村人的利益,这道理说不通啊。谁不守规矩你找谁去,你不能让全村人一起背黑锅呀。县种子公司也是有苦无处诉。当初是与村里签订的制种合同,各家各户都出代表按的手印,现在出了这种事儿,我不能眼瞅着收购上来一批废品,坐地赔钱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说越僵。

毕竟县种子公司是外来人,大敌当前,枪口一致对外,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到了这时候,谁还会去追究村里人谁是谁非呢?再加上有人暗中鼓动,于是群情激奋,直接就把县种子公司的代表连人带车一起扣下作为质押了。

公司经理于大水赶紧前去谈判救人。费劲了口舌,人家只问你要一句话,你收还是不收?于经理怎敢轻易答应,那不等于把公司给赔上,直接关门大吉了嘛!救人不成,把自己也给搭上,一并关进小黑屋里去了。

面壁思过的结果,于经理承认自己水平不行,说服不了众人,还是请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来现身说法吧。孟明辉听到信儿,也急了。不管怎么说,这里面毕竟有院方的一份责任和义务,事儿闹大了对谁都不好。立即派出具体负责人前去沟通解决。哪知道那些无知者无畏的村民们已然是闹翻天了,任谁的话也不听,不解决问题绝不放人,管你是哪里来的什么专家不专家,索性一并扣留起来。

这还了得!是谁如此胆大妄为,连省里派来的干部都敢扣!人家可是抛家舍业来帮咱脱贫致富的。事情传回县里,县领导震怒了。责令公安机关立即出动,务求尽快处理。对于带头闹事者,该抓就抓。

村里人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手,村子进出口全都设置了路障,分兵把守。远远瞧见警车鸣着警笛来了,立即跑回去通知村里人,不一刻就在村口聚集起百多号人,就不让你进村,怎么着吧,管你什么公安局派出所的。

俗话说法不责众,何况现在还没弄清楚到底是谁在鼓动闹事,抓谁去?警方这边一共就十来个人外加两台车,双方对峙起来,互不相让。到底是人多势众,这边一起哄,那边厢就顶不住了,开始后退。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大家伙一声号子就把两台警车给掀翻在了路旁。

一众公安干警眼见大事不妙,赶紧打电话求援。不一刻,警笛声大作,从市里来了整整一个中队的武警战士,警棍盾牌,全副武装,跑步前进包围了村庄。村民们一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好汉不吃眼前亏,顿时作鸟兽散。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人质解救出来,带头闹事者抓起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也弄清楚了。问题最终还是要坐下来解决。村里这边的责任更大些,公司这边也有监管不到位的地方,谁的责任谁负,双方各退一步,大家一起努力合伙做了笔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通过这件事,孟明辉与大家一起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啊。无论何时,搞好群众关系都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往后不管做什么,还是要先做好策划工作,周到细致,要有耐心,才会心中有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