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啊,他原来叫赵匡义,还有个名字叫赵炅呢。这哥们儿名字可不少,而且在历史上那是称号多得不得了,就跟称号都往他怀里扑似的。像什么“绝命毒师”“斧头帮帮主”之类的称号都有。不过呢,这里边最让大家知道的,还得是“高粱河车神”这个称号。
“高粱河车神”说的就是赵光义。他呢,想把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给收回来,就去北伐辽国了。可到了高粱河这一战,赵光义大腿中箭了。这时候他可顾不上什么皇帝的架子了,自己赶着驴车就开始逃命。那驴车跑得可快了,一夜之间就跟开了挂似的,从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市)一路跑到涿州(现在的保定市),辽国的骑兵在后面追都追不上。就因为这事儿,网友们就打趣地管赵光义叫“高粱河车神”了。
涿州跟幽州相距差不多公里呢。在古代啊,骑兵那可是机动性最强、速度最快的兵种了。也不知道大伙有没有琢磨过这么个事儿,赵光义在年高粱河之战的时候,就靠着一辆驴车,在这么长的路途上,到底是咋把辽国的骑兵给甩掉的呢?来,咱们这就穿越回年的高粱河之战,瞧瞧那天到底发生了啥。
高粱河之战为啥会打起来呢?一方面啊,赵光义确实想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但更关键的是,这赵光义有点找不着北了,整个人都飘了。咋回事呢?原来啊,他刚刚亲自带着兵把北汉给灭了,还把太原给收复了,顺便得到了名将杨业,这人可就是杨家将里老太公杨继业的原型呢。而且啊,辽国派去支援北汉的军队也被他给打得屁滚尿流。这一下,赵光义就觉得辽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得嘞,他就不管手下将领们的反对,带着还没休息好的大部队就往北去打辽国了。
一开始啊,辽国哪能想到赵光义会接着往北打呢,一下子就被打懵圈了,宋军那是一路凯歌啊,涿州、朔州、应州、云州还有寰州,就这么被宋军给收复回来了。赵光义高兴得不行,带着军队就去追辽国那些残兵败将,幽州还没拿下呢,就跑到幽州北边去了,这赵光义可算是深入辽国的地盘里头了。
当时辽国当家作主的是太后萧绰呢。这萧太后一得到消息,麻溜儿地就开始安排事儿了。她让宰相耶律沙领着一大帮人马去攻打赵光义,又让守在幽州的大将耶律休哥去把宋军的退路给截断。萧太后这算盘打得精啊,就想前后夹击,一下子把宋军给灭了,顺便把赵光义活捉喽。可赵光义呢,对这事儿啥都不知道,还一个劲儿地带着宋军往北走呢。
年农历7月初6的时候啊,赵光义带着军队就来到高粱河这地儿了,就在今天北京西直门外呢。到这儿之后,宋军就跟耶律沙带着的辽军碰上了。赵光义呢,就指挥杨业领着军队出去打仗,这杨业也不含糊,没一会儿就把耶律沙给打败了。宋军刚想追着耶律沙打呢,耶律休哥带着辽军一下子就从右边冲出来了。宋军呢,根本就没来得及做出啥反应,被耶律休哥打得那叫一个惨啊,盔也丢了,甲也扔了。耶律沙看到这情形,立马带着自己的部队又杀回来补刀了。
耶律休哥搞突然偷袭,这一下可让宋军前后都受敌了。不过呢,当时的宋军还是有能力打一仗的,要是指挥得好,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耶律休哥可是辽国出名的将领,他懂得先把首领拿下这一套。于是就带着精兵朝着宋军的核心部位冲过去,目标就是黄罗盖伞下面的赵光义。赵光义是个文人,看到这情况,早就被吓傻了。他还没来得及有啥反应呢,辽军的箭就已经射中他大腿了。
赵光义的亲兵急忙护着他往后撤呢。那些亲兵跟追上来的辽军打得不可开交,可这赵光义啊,也不知道从哪儿捣鼓出一辆驴车来。他大腿还中着箭呢,就这么撇下大部队,自己驾着驴车跑了。耶律休哥瞅见这情况,立马派出骑兵去追。按常理说肯定能追上啊,马跑起来那速度,驴哪能比得上呢?再说了,赵光义是驾着驴车,又不是骑着驴,这速度肯定更慢,更何况他大腿还中箭了呢。
耶律休哥派出去的骑兵咋就追不上赵光义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得承认,赵光义那驾车技术简直绝了。就靠着一辆驴车,一晚上居然能狂飙差不多公里。你想啊,7月初6的傍晚这老哥还在高粱河呢,结果到了7月初7的凌晨,人已经跑到涿州城外了。要是没这么厉害的驾车功夫,哪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呀。不然的话,赵光义在高粱河就别想跑了,早就被辽国骑兵给追上了。
光速度快可不行啊,再说了,赵光义当时大腿中箭了呢,这肯定会让他驾车的时候速度减慢,精力也受影响。就当时宋军还能再打一仗的状况来说,可能是宋军把辽国大军给拖住了,同时赵光义的亲兵在乱哄哄的局面里也把耶律休哥的骑兵给绊住了,这就给赵光义逃跑争取到了时间。等到耶律休哥的骑兵甩开赵光义的亲兵的时候,早就瞅不见赵光义的影儿喽。
说不定赵光义耍了个金蝉脱壳的把戏,半道上换了辆驴车呢。反正赵光义从高粱河跑路的时候坐的是驴车,等他到涿州被那儿的宋军瞅见的时候,坐的还是驴车。宋军想让赵光义进城,可赵光义哪敢进去啊。他怕耶律休哥带着大部队杀过来,真要是那样,涿州也得变成战场。于是赵光义就让留在涿州的高琼好好防守,自己接着撒丫子逃命去了。
赵光义大腿中箭之后,马是骑不了啦,咋办呢?那就只能赶着驴车往南逃呗,这一逃就逃出了80多公里,一直跑到宋军腹地的金台屯(就在今河北易县东南三十里那地儿),这才敢停住脚观望观望。赵光义在那儿等了两天,可就是不见宋军的影子。这可奇了怪了,宋军哪儿去了呢?他就派人去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宋军那些残兵败将被辽军追到涿州后,靠着涿州那坚固的城防,硬是把辽军给打退了,然后就驻扎在涿州了。
赵光义的手下探听到这么个事儿。高粱河那一战,赵光义撒丫子跑了之后,宋军的军心就跟那风中的树叶似的,晃晃悠悠的。这时候呢,有个将领寻思着得稳定军心啊,就出了个主意,说要不干脆拥立跟着军队一块儿来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当皇帝得了。哪知道啊,这主意刚冒出来,还没来得及实施呢,那些士兵就跟受惊的兔子似的,四处逃窜。将领们没辙,也只能带着自己的部队灰溜溜地往后撤。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那火“噌”地就冒起来了,赶忙往涿州那边传命令,让部队掉头回朝。就这么着,这事儿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下了赵光义以及后来的宋朝皇帝不信任武将的祸根。
高粱河那场仗啊,赵光义撒丫子一跑,宋军就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军心一下子就散了架,结果让辽军打得屁滚尿流。当时宋军可都是精锐啊,这精锐一折损,后面的宋军没办法,只能对着辽军干瞪眼,防御防御再防御。宋朝呢,原本想着自己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经这一战,也没那心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