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红沙村沉寂了一冬的高粱产业园再添新绿,满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育苗、翻土、起埂、覆膜、栽种忙得不亦乐乎,经过高标准建设的农田里,白色的薄膜和田垄错落有致,高粱种植紧锣密鼓……在红沙高粱产业园区,处处焕发着生机活力,正在铺开一幅幅生动的春耕生产图,为丰收描摹底色。
“我家今年栽种了20亩高粱,种子、薄膜、肥料都是村上发,还提供技术指导,最后还要上门收购,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我们只要需要出力就行。”谈及种植高粱,村民高庆会打开了话匣子,“以往栽种包谷同样的工程量亩产斤只能卖七八百元,现在种高粱,亩产值翻一倍都不止!”
产业园区一角传来悠扬动听苗族小曲,走近一看原来是苗族同胞李俊尧和他的妻子,正一边劳作一边唱着苗家的劳动歌,“今年我家覆膜种植高粱有9亩,其余的老方法种植有6亩,像我这样靠着跟党走实现脱贫摘帽,迈入小康生活的苗族同胞还有不少,都是党的政策好,我们都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据李俊尧介绍,他是苗族同胞,也是脱贫户,原本住在高山地区得益于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住进了漂亮宽敞的小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又在村委的引导下种植高粱,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进小康,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据悉,今年红沙村规划种植亩糯红高粱,现已完成种植约亩,待高粱全部完成种植后将与大豆进行套种,另外今年有亩高粱实行试点覆膜种植,是双沙镇第一次尝试规模化的覆膜种植高粱,据农技员刘国辉介绍,覆膜种植高粱能够起到保温、保湿、除草的作用,能为高粱提质增产打下坚实基础,由于覆膜种植方式需要起埂、覆膜,相对传统种植工序更为复杂,为打消村民顾虑,红沙村集体统一为参与试点种植户发放薄膜,并聘请机器起埂或采取按每亩元起埂工费补贴给农户,极大的调动了村民试点种植积极性,激发了生产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