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贵州关岭多举措让牛产业牛起来
TUhjnbcbe - 2024/4/25 18:14:00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817/5631700.html

「本文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11月17日电(王秀芳)关山秀岭,草茂牛壮。作为“中国五大名牛”,关岭牛既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也是贵州省地方性优良品种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

近年来,关岭县依托关岭牛现有产业链基础,围绕扩规提质增效、构建产销一体高质量发展格局,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方法路径,大力推动关岭牛产业发展,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

强化要素保障铆足发展定力

关岭县坚持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筹措力度,从人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积极为关岭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专班,实行县乡村各级干部划片包保,定人定岗定责,并将牛产业作为“书记工程”,坚持高位推动。增设关岭牛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关岭牛产业协会,不断充实工作队伍,加强行业规范。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关岭牛“牛起来”三年行动方案》《牛产业发展-年三年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关岭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建立健全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实施保险和金融支持,为养殖户能繁母牛投保参保,开发“特惠贷”等多种金融信贷产品,为养殖户提供贷款贴息,多渠道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万元、兑现保险金额.14万元。

强化技术保障。积极通过高校、人博会等渠道引进牛产业亟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聘请省兽科所专家为关岭牛首席专家,邀请省内外畜牧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牧业专家到关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全面整合农口各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分片包保乡镇和村集体合作社,切实从品种保护、疫病防控、种植加工、屠宰销售等各生产环节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共引进高校畜牧专业各类技术人才26名,各级专家累计开展培训指导45次。

优化结构模式聚拢发展合力

关岭县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关岭牛产业发展结构,为产业发展广泛凝聚力量。

分户饲养“藏牛于户”。充分利用百姓好养牛、擅养牛特点,积极推广“以草定畜、自给自足”“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户饲养模式,在通过小额信贷、圈舍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户自行饲养的同时,各村集体合作社还积极探索“五户联保”“代养领养”的养殖办法,采用母牛归合作社所有、所产牛犊及母牛增值部分销售收入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方式,鼓励引导农户参与养牛,有效化解合作社及农户购牛资金困难、成本高的问题,实现扩繁增量。目前,关岭县共有“五户联保”“代养领养”养殖户户,饲养牛头。

规模饲养“集中育肥”。关岭县抓住育肥牛饲养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以龙头企业及村集体合作社为饲养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修建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对农户饲养的能繁母牛所产牛犊及其他架子牛进行收购并集中饲养育肥,并采用“”“”等利益分配模式,动员引导群众以资金、土地、技术等方式入股,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饲养模式,有效提高生产效益。截至目前,关岭牛累计存栏达到14.21万头,出栏4.41万头。

新型饲养“抱团发展”。关岭县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关岭SPV公司为主导,各乡镇(街道)配合实施的方式,集中兴办密集型新型养殖小区,采用“”(“1”即农户拥有的1头能繁母牛;“3”指“1”的基础上,匹配3头能繁母牛;“1”即1个乡镇平台公司;“1”即1个标准化规模育肥场)的经营模式鼓励养殖户入驻参与发展。同时,采取农机共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监督的养殖方式促进养殖户实现抱团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动力

关岭县坚持在完善配套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关岭牛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夯实饲草体系,充实关岭牛“粮仓”。按照“草畜配套”科学发展的原则,用足草山草坡等土地资源,多措并举保障饲草料量足、质优和安全。针对不同海拔地区规划种植紫花苜蓿、甜高粱、黑麦草等牧草品种,通过“粮改饲”项目大力种植青贮玉米,并在北盘江沿线以新铺镇、普利乡等石漠化为主的乡镇通过“坡改梯”方式大面积种植皇竹草3万多亩。目前,全县种植牧草面积达14.86万亩,其中高大型牧草面积8.67万亩。

做细精深加工,提升关岭牛“产值”。投资万元建设关岭牛产业园,配套屠宰加工园区等一批项目,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和冷藏设备,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生产线的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打造关岭牛标准化屠宰、精细化分割、规范化冰鲜肉配送、牛肉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关岭牛从“养得好”到“卖得好”转变。

加强宣传推介,打响关岭牛“品牌”。通过中央、省、市、县媒体平台,多层面、多角度、深层次对关岭牛产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提升关岭牛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深入沿海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打通销售渠道。大力实施自主经营销售,成功在贵阳、安顺、黄果树景区等地开设关岭牛体验店,引导关岭人到全国开设牛肉餐馆多家,有效推广了关岭牛品牌。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关岭多举措让牛产业牛起来